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创业文山·奋斗最美 | 冯光柱:爱“折腾”的增收致富“引路人”

发布时间:2024-11-14 15:41:53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近年来,文山州经济社会突飞猛进,许多文山儿女怀抱建设家乡的梦想返乡创业。他们执着创业,令人敬佩;他们不懈奋斗,令人赞叹。近期,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州融媒体中心推出“创业文山·奋斗最美”系列创业故事,用镜头、用笔记录全州广大创业者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创业力量”。

今天推出《冯光柱:爱“折腾”的增收致富“引路人”》。

在砚山县八嘎乡平寨行政村芭蕉箐村,有这样一个人,他栽过甘蔗、柠檬、百香果、人参果;如今,他又到广西南宁市考察了化橘红,买下了苗木,试种成功后决定进行扩种;他还承包了河段,打算搞旅游……这个爱“折腾”的人,就是八嘎乡平寨村党总支副书记冯光柱。

记者见到冯光柱时,他一身迷彩服,人很精神干练,说话干脆利落,走路步伐很快。今年53岁的他,如小伙一般充满活力和干劲。

2014年,冯光柱向附近村民租了200亩地栽种甘蔗,年收入10万余元,并带动了当地村民务工,工钱最高的一年,冯光柱付出了36万元。

“栽甘蔗那几年的确赚了。2018年,为了响应退耕还林政策,我转行栽柠檬,当时栽了1000亩,是去广西考察并从那边调了品种过来栽种的。”冯光柱说,当时品种没选好,栽种出来的柠檬籽儿太多,市面上外地的柠檬卖到30多元钱一斤,自己的柠檬却是3元钱一斤都没人要,上百万元的投入打了水漂。

冯光柱并没有因此而气馁,经过考察,他发现村里适宜栽种百香果和人参果,于是便挖掉柠檬,从头再来。

“百香果是从2023年开始种植,共种植了50亩,效益比较好,亩收入可以达到6000元。人参果也种植了两年,共80亩,每亩收益在5000元左右。这两个基地吸纳附近的村民过来务工,像村里的脱贫户、监测户,我都让他们来这里做工。”冯光柱介绍。

“在冯哥的基地干活,每天100块钱,不用外出工作,离家近,也方便照顾老人、小孩,挺好的。”平寨行政村那基村村民侯克琼说。

2023年,平时接触中药材种植的冯光柱了解到中国“十大广药”“四大南药”之一,素有“中国圣果”之称的化橘红,利气、化痰、止咳效果明显,心里盘算着能不能引进到本村进行种植。

说干就干,冯光柱从广西南宁市以3000元/棵的价格引进了6棵五年的果苗以及1650棵一年苗进行试种,化橘红适应良好,五年苗今年还开了花,结了果。

“每年三月开花,五月收果,四季绿叶,春赏花夏收成,五年的时候就是盛果期。是康养旅游、园林观光特色农业高效经济的好项目。”冯光柱说。

试种成功后,冯光柱马不停蹄地育苗准备扩种,为当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稳定的经济收益,也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现在基地总的育有6万棵苗,大概可以栽种1000亩化橘红,每亩可以栽55棵。现在正在协调土地,栽种下去三年以后就有效益,五年以后达到丰产,预计每亩产值在8000元以上。”冯光柱笑呵呵地介绍。

闲不住的冯光柱总是有使不完的劲儿,他还与几个合伙人一起成立了砚山县平寨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计划让村民们吃上旅游饭。“我承包了平寨村两公里的一段河流,打算以后跟西畴县汤谷景区联合打造旅游区,可以发展垂钓、露营、漂流,发展乡村旅游。”

吃苦耐劳,敢于折腾,不怕重新开始,什么产业都要“捣鼓”,冯光柱习惯了给村民做“引路人”。

“多年来,各种创业有赚有亏,亏本也不后悔,人始终要奋斗。我们在网络上也看到,一些致富带头人,像褚时健老人,70岁时还出来创业,我想着自己作为共产党员,坚持走向富裕道路的同时,更要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冯光柱的笑容里,充满坚定和自信。

(记者:吕静 实习记者:陈才艳)

(编辑:唐雪娇 排版:张振飞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