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清廉云南 | 沧源:深耕清廉学校沃土 涵养风清气正育人环境
发布时间:2024-11-16 21:01:14
近年来,沧源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紧紧围绕“清明政风”“清净校风”“清正教风”“清新学风”“清淳家风”五个目标,践行“以德润心 以文化人”的育人理念,多措“廉”动,不断推进学校党风校风、师风学风全面好转,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和育人环境全面形成。
高处谋划,履责行“廉”,夯实稳固“廉根基”。把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纳入清廉学校建设大局中统筹谋划,制定年度“清廉学校”实施方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履行学校党总支主体责任、“一把手”主要责任、其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推动班子成员包年级、年级主任联班级、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到人的廉洁责任传导,完善履责链条。始终通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政治统领,坚持开放办学、大力倡导校企合作,坚持依托“佤文化”的特色文化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创新招生“双线五长”制等“六个坚持”打造民族地区特色职业教育,形成了六位一体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云南省民族团结先进单位”“省级平安校园”等荣誉。
细处发力,建制护“廉”,织密筑牢“廉防线”。以半军事化的“1233”即1个“早间”、2次“休息”、3顿“餐食”、3次“操练”的学生德育管理模式为抓手和以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为抓手构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围绕学校工程建设、物品采购、食堂管理等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全面梳理廉政风险点,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严格落实集体警示谈话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把清廉要求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擦亮“清廉治校”底色。同时,制定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学生职业规范》,把对学生的清廉教育与学生日常的职业素养、行为规范相互结合起来,让清廉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024年全日制在校生巩固率每年都达95%以上,当届毕业学生就业率达96.43%。
长处着眼,以文植“廉”,把好握牢“廉向标”。充分挖掘本校清廉文化资源,开发清廉文化校本课程,将本土元素融入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管理中,让学生在学习职业技能的同时,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利用升国旗仪式、学生课间操、班会、演讲赛、歌咏赛等形式开展与“清风”主题有关的活动,支部书记每周一、三、五对各专业学生开展思政教育课,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养成意识。利用互联网平台,创设线上线下融合式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中打造清廉文化宣传阵地,安装廉洁警句宣传标语等,把清廉文化渗透到校园环境布置、文化艺术活动、主题班会中,让清廉文化走进课堂、浸润校园,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实处拓展,践诺倡“廉”,全面激活“廉自觉”。抓住教师这个关键群体,学校以师德师风“铸魂工程”和师德师风专项整治为切入口,组织教师签订党员承诺书41份,教师廉洁从教责任书、师德师风责任书90余份。有序组织学校思政教师开展廉洁教育专题培训,安排教职工到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对新入职教师进行岗前谈话、举行入职宣誓,开展师德培训、实践教学、观课议课等,全面补齐短板弱项,让学校教职工时刻警醒,紧握手中尺,严明心中界,全校共有60余名师生分别在省、市、县级技能大赛上获奖,2024年9月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赵国军荣获“全国优秀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