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创业文山·奋斗最美丨陶正鹏:从贫困户到养牛专业户

发布时间:2024-11-18 16:35:41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近年来,文山州经济社会突飞猛进,许多文山儿女怀抱建设家乡的梦想返乡创业。他们执着创业,令人敬佩;他们不懈奋斗,令人赞叹。近期,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州融媒体中心推出“创业文山·奋斗最美”系列创业故事,用镜头、用笔记录全州广大创业者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创业力量”。

今天推出《陶正鹏:从贫困户到养牛专业户》

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积极发展高峰牛养殖,实现了从贫困户到养牛专业户的华丽转身,他就是广南县珠琳镇以兔村委会新庄科村养牛致富带头人——陶正鹏。

每天一大早,陶正鹏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高峰牛喂草、打扫牛舍、观察生长情况,久而久之,这些琐碎的事,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

陶正鹏家原来是村里的贫困户,经济来源以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不甘心贫穷的陶正鹏,一心想着甩掉穷帽子。2018年,广南县珠琳镇实施“一村一品”养牛示范村建设,他看到了高峰牛养殖的前景,决定自己创业。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陶正鹏利用小额贴息贷款作为启动资金,购买了5头牛进行试养,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试养的过程中,发现市场比较好,就有了大规模养殖的想法。”陶正鹏说。

然而,养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1年,在面对牛口蹄疫的突然袭击时,陶正鹏精心饲养的几头牛崽病倒了,他才意识到,技术不足是养牛遇挫的主要原因。随后,陶正鹏多次向专业技术人员请教,不断摸索暖棚养牛、饲料配方、提高防疫等实用技术,还建设了新牛圈,有效预防了疫病的发生。

经过学习与实践,陶正鹏高峰牛养殖技术得到明显提高,自家的高峰牛从原来的四五头,发展到了现在的30余头,家里圈养的种牛一头就价值3万余元,成了全村的养牛致富能手和带头人,并被群众选举为村小组组长。

新庄科村小组一直有着“养牛为耕田”的传统,养殖高峰牛有一定的基础。“我认为,养殖高峰牛的市场前景是比较好的,一头牛能卖到1万至2万元,我与村里群众商量,带领大家养牛。”陶正鹏萌生了让全村人一起养殖高峰牛,共同致富的想法。

看到陶正鹏家通过养牛致富,村民们也纷纷加入高峰牛养殖队伍。“之前我们一直在外务工,看到村小组长带领群众养了很多牛,发展得很好,我也跟着养了7头牛。”村民陶永购说。

为鼓励群众发展高峰牛养殖,珠琳镇党委、政府积极组建工作组进村入户开展广南县高峰牛倍增计划、《文山州肉牛产业发展十条措施》等政策宣传,对新庄科村养殖户实施改扩建牛舍、新建堆粪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并采取“公司+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由当地龙头企业按市场价格为新庄科村群众提供种牛、能繁母牛、育肥肉牛饲养,免费开展技术培训、疫苗接种等服务,降低了养牛成本,提升了盈利空间。同时采取保底价格收购肉牛方式,若市场价格高于保底价格,群众可以自由上市交易,增强了群众养殖高峰牛的信心和决心。

“目前我们村的42户人家,有20户在家养殖高峰牛,平均每户养了15头,最多的一户有32头,全村养殖规模达400余头,年户均养牛纯收入都在七八万元左右。”陶正鹏兴奋地说,有惠民政策的扶持,只要不偷懒,用勤劳的双手一定能发家致富。

(广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罗睿 通讯员:王小婉 熊崟)

(编辑:刘虹 排版:冯鹤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