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主动想 扎实干 看效果】争取5600万元!砚山县抢抓国债资金支持排水管网建设机遇
发布时间:2024-11-18 16:48:46
争取5600万元!砚山县抢抓国债资金支持排水管网建设机遇
——文山州抢抓政策机遇“赶班车”典型案例
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印发《排水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专项支持范围为各级有关城市和县城排水设施建设,支持建设内容包括排水管网建设与改造、泵站建设与改造、排涝通道建设、智慧平台建设等4类项目。
砚山县认真研究《排水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暂行办法》,紧盯排水管网建设与改造、排涝通道建设等国家政策导向,积极向上争取,成功获批排水管网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5600万元,实施砚山县排水管网建设工程,重点改造砚华路、七乡大道、民航路雨污分流及排水设施更新,以及扩建民航路4、5号防洪沟等工程。目前,已完成项目立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已发布招标公告,11月底可实现开工建设。
深入解读政策,精准包装项目
吃透政策。严格贯彻落实《重点省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坚决按照“三张清单”(黑名单、白名单、灰名单)来谋划、争取和实施项目,对禁止类的7个领域的项目坚决不谋不建,对国家支持类的5类项目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快建设,对需要提级论证的项目严格按程序开展提级论证工作。
包装项目。紧紧围绕民生改善、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投向领域,结合砚山县未来发展实际和“十五五”规划编制,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通过加强项目建设内容审核把关,提高储备项目质量,确保项目符合支持范围、支持投向、支持标准。根据政策要求和砚山县实际情况,对排水管网项目进行精心包装,将管网新建、老旧管网改造、雨污分流改造等内容有机整合,对排水管网错混接、管道堵塞等问题以及项目实施后对城市内涝问题、排水现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方方面面入手,将排水管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透彻,力争做到生态美、环境美。
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协调配合
为合力破解项目要素保障问题,切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真正实现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建成、建成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产的目标,砚山县高度重视资金申报工作,印发《砚山县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工作机制》《砚山县向上争取政策、项目、资金工作方案》等文件,及时成立排水管网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项目申报和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重大问题。创下2个工作日内县人民政府和县发展改革委对项目初步设计做出批复,2个工作日内结合政策修改完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高速度。
为抓住政策机遇,坚持“两条腿走路”,即住建部门负责管网建设项目包装及根据申报要求完成准备申报材料,发改部门负责政策解读、资金申报的指导、项目立项等前期要件的保障及向上申请初审查验,以及根据上级反馈问题会同各相关部门进行修改,各部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是项目资金申报成功的重要保障,为项目顺利争取提供先决条件。
抓实项目前期,确保申报质量
建立项目申报全过程管理制度。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到申报材料编制,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审核把关,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项目技术方案和经济可行性进行评估,确保项目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加强对申报材料审核,对申报材料中的数据准确性、逻辑合理性进行反复校对,如在项目资金预算编制方面,详细核算每一项费用的构成,确保预算合理、准确,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通过创新并联审批、容缺审查等方式,提高前期工作效率,加快办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用地、规划、环评等前期手续。
改造进展显著,环境质量提升
排水管网建设改造取得显著进展。新建排水管网方面,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在民航路、七乡大道、砚华路等容易形成城市内涝路段,计划新建雨水管网16.9公里,建设雨水检查井280座、沉泥井12座,排洪沟清淤7.8公里、排洪沟加固10.8公里等,将有效提高排水防涝能力。老旧管网改造方面,对老城区的老旧排水管网进行大规模改造,更换破损严重的管道,对管径偏小的管网进行扩容。5.88公里的老旧管网的改造完成,有效提升城市排水管网承载能力。雨污分流改造方面,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在城区的主要街道和居民聚集区,新建和改造了雨污分流管道,使污水得到有效的收集和处理,减少污水对城市水体的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和人居环境。
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提升。项目建成后,城市污水不再乱排,城市内河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城区污水倒流现象得到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得到显著提升。
(来源:文山州委政策研究室)
(编辑:董飞 排版:张振飞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