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创业文山·奋斗最美丨吴普:回乡当个“新农人”
发布时间:2024-11-19 15:09:31
今天推出《吴普:回乡当个“新农人”》。
1994年的小伙吴普是砚山县八嘎乡梅子箐上木克村人,2017年毕业于哈尔滨学院会计专业的他,在外工作一年后,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从大学生蜕变成“新农人”,吴普来了个华丽转身。
读大学期间,吴普就有着超人的经济头脑,在淘宝上卖衣服,到当地药材市场推销文山三七……只要能想到的,吴普可谓是“见缝插针”,在校期间多次创业,不放过任何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
大学毕业后,吴普帮人做了一年的淘宝运营后认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家乡广阔的农村天地也大有可为。骨子里创业拼搏的劲和浓厚的家乡情怀让他对乡村充满了期许。
“回到家才有归属感,做自己工作的主人翁才更自在。”吴普说。
八嘎乡梅子箐上木克村有种植兰花的传统,2018年,吴普做起了园艺,收购村民的兰花,边种植边销售。三年多的时间,吴普仅售卖兰花的纯利润就达60万-70万元。
“我是2019年结婚的,那时买车、买房都是我自己赚的钱。”吴普腼腆地说,媳妇是教师,结婚后,两人仔细琢磨一商量,随后决定:家里有一个工作稳定的人就行,另一个在社会上闯一闯。
疫情期间,兰花运输不出去,售卖兰花就此搁浅,但吴普并没闲下来,他开始养起了鸡,当起了“鸡司令”。
“养鸡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当时鸡生病成瘟,我购买的饲料药量可能重了,饲料进行了送检,但由于送检时间遇上了国庆节放假,等送检结果出来,鸡全没了。”正当吴普踌躇满志时,这次意外击碎了他的理想,亏损了12万元钱。
吴普忙得焦头烂额,生活却越来越艰难。但是吴普并没有放弃,他选择暂时性休整,瞄准其他产业以待东山再起。
吴普持续地种养兰花进行售卖,最后还剩5万元的积蓄。创业维艰,吴普痛定思痛,不能再乱投资了。在经过多方比较和考察后,他把目光瞄准了本地黑山羊养殖。
“我们那里大山多,养羊场地要求高,本地黑山羊需要放养,价格又比较稳定,养黑山羊再合适不过了。”
2022年,吴普把仅剩的积蓄买了18只黑山羊,当起了“羊倌”。他边在网上查资料进行学习,边请教养黑山羊有经验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来,吴普售卖黑山羊的纯利润达到了25万元。目前,存栏的黑山羊达到了90多只,吴普自己也成了半个养羊专家,常见的问题都能自己解决。
“30元一斤的黑山羊不愁销售,羊还小,就有人来订购了。下一步想把规模扩大,因为我们家乡地理条件比较适合养羊,投入不算大,风险小,前景比较可观。”现在,吴普对他的黑山羊养殖事业更加充满了信心,创业的激情也越来越高涨。
与此同时,吴普还种了200亩八角,目前成熟的就有60多亩。
“八角是我自己选种、育苗,请人来栽的。山是自己家的,八角树又是几代人都可以享福的好产业,一棵树活个上百年不是问题。以后,我还要在八角树下种点药材,比如黄精、重楼、三七等等,发展林下经济。我要好好拼一把,把家里的资源利用起来。”吴普自豪地说,父母之前是种三七的,也很支持他创业,媳妇是自己的高中同学,彼此很了解,也非常支持自己的工作,家人的支持成了吴普最坚实的后盾。
“乡村沃野,天高地阔,农业创业虽然会有一些困难,但走过了春耕夏忙,之后必将是秋实的喜悦,我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吴普表示将继续奋斗在乡村大地,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正是像吴普一样的“新农人”,有效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也让有志“新农人”扎根乡村,找到新定位、新角色、答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时代答卷”。
(记者:吕静 实习记者:陈才艳)
(编辑:刘虹 排版:冯鹤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