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开屏策划|云南人的餐桌,到底有多“野”?胆小慎点!

发布时间:2024-11-22 08:37:45   来源:开屏新闻  

在中国众多省份中

云南无疑是一个

充满神秘与惊喜的地方

这里不仅山川壮丽、民族众多

更在饮食文化上独树一帜

近日

“云南吃虫体验”

“云南人居然做出了蜂儿破酥包”

“周鸿炜挑战昆明虫子宴”

……

相关话题持续引发关注

评论区内

不少外省的网友对此十分震惊

“来个云南人告诉我,

你们是天天吃还是偶尔吃?”


微信图片编辑_20241120111811.jpg


也有大胆尝试后

从此爱上昆虫宴的网友现身说法


微信图片编辑_20241120111920.jpg


当然啦

云南人对吃虫的接受度

也会因地区和个人偏好而异

对于这一独特的饮食习惯

不少云南网友同样直呼“接受不了”


微信图片编辑_20241120112047.jpg



微信图片编辑_20241120112015.jpg


蚂蚁、蚂蚱、竹虫、蜂蛹……

在云南

大自然的造物有多丰富

昆虫宴的名单就能列多长

喜欢的人

吃一口满嘴留香“嘣嘎脆”

而对于未曾尝试的旅人

初次品尝,确需鼓足几分勇气

对于这种又爱又惧的美食

云南有话要说

01

吃虫子猎奇?

这可是老传统了

有人没有勇气享受虫子的美味,就给吃虫子扣上“野蛮”的帽子,面对这种说法,我们的老祖宗第一个就表示不乐意了。

食虫之风,由来已久。事实上,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食虫之习,只是渐渐淡退了。在十三经中的《礼记》与《尔雅》里,均显露了中国人食虫的传统。

《礼记·内则》中分别提到了“腶修,蚳醢”及“爵,鷃,蜩,范”两者。其中,“蚳醢”指以蚁卵为原料做的酱,它不仅是祭祀的贡品,也是天子美食单中的一道佳肴;而“蜩,范”指的则是蝉与蜂

《尔雅·释虫》中则提到了木蜂,虽然这里没有言及食蜂,但郭璞又注曰:“似土蜂而小,在树上作房,江东亦呼为木蜂,又食其子。”食其子,吃的也便是其幼虫和蛹了。

八月,蜂蛹之宴 (20).jpg

小小的虫子,不仅为古人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也让我们看到了古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所以说,吃虫子原本就是一件很“主流”的事情。

八月,蜂蛹之宴 (3).jpg

当然啦,把时间线拉回到现代,食虫也不仅仅只是云南人的独好,在辽宁、贵州、湖北、浙江、四川等地,同样也保留了吃虫子的习俗。

UID20230117185400179610.jpg

在辽宁,蚕蛹是当地人团圆家宴必备的菜肴。(图源:新华社)

微信截图_20241121102000.png

这是用于制作福建沿海特色传统风味小吃土笋冻的蠕虫,学名可口革囊星虫。(图源:新华社)

如今,对于生活在城市之中的现代人来说,或许已经难以体会到古人遇见虫子时的那份欣喜——它们既不具有攻击性,又易于捕获和烹饪,且富含蛋白质,味道还十分鲜美。但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时期,那些藏匿于山野间的知了、蚂蚱,就如同自然界里现成的蛋白质补给源,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如此美食,其实不应只以猎奇的眼光来看待。

02

蚂蚱能做下酒菜?

云南:我有的是资源

有时候,云南人或许会纳闷:“明明大家都吃虫,为什么偏偏就点我名?”

图片

纪录片《奇食记》截图

大概是因为,在云南的餐桌上,就算将其他地方的昆虫菜品摆在一起,都敌不过一顿云南“虫子宴”带来的震撼力。

图源:新华社

而在“云南十八怪”中,“三个蚂蚱一盘菜”的说法,虽略显夸张,却生动描绘了云南人对昆虫美食的热爱与推崇。这份独特的饮食偏好,深深植根于云南这片地理资源极为丰富的沃土之中。

宁洱虫宴 陶平 摄 (3).JPG

地理位置独特的云南,拥有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为昆虫的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统计,云南的昆虫种类多达10000多种,其中可食用的就有2000多种,这为云南人提供了丰富的食虫资源。

2023年11月3日—找到竹虫—方雯青摄.JPG

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云南人的食虫之习也与民族文化有关。

酸蚂蚁 (2).png

云南有26个世居民族,其中有25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居住地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都不尽相同。因此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美食。

图片

图源:“目瑙纵歌之乡陇川”微信公众号

无论是傣族的酸蚂蚁、基诺族的包烧山蜘蛛,还是哈尼族的蜂蛹宴,都体现了各民族对昆虫食材的独特理解和利用。这些昆虫美食往往与当地的节庆、婚丧嫁娶等习俗紧密相连,成为了表达情感、增进友谊的重要媒介。

03

虫子究竟该怎么吃?

云南:我有的是花样

吃虫这件事上,云南人和食菌子一样认真。

1718524237161031499.gif

图源:新华社

在云南,烹饪虫子不仅是味蕾的冒险,更是文化与自然的奇妙交融。油炸、煮汤、舂捣、包烧、酱拌、烘烤……云南人巧手烹制虫子,花样繁多,令人叹为观止。

蚕蛹.jpg

蚕蛹这一富含高蛋白的美味,被云南人视为珍宝。他们将精心挑选蚕蛹、去除杂质,然后裹上薄薄的面糊,放入滚热的油锅中,炸至金黄酥脆,外皮轻轻一咬即破,内里蛋白质满满,口感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图片

图源:@华农兄弟

蚂蚱,这一在田野间跳跃的小生命,在云南人的巧手下,变成了烧烤摊上的明星。他们将蚂蚱串成串儿,撒上辣椒粉、花椒粉等调料,在炭火上慢慢翻滚,香气扑鼻。

2023年11月3日—正在煎炸的竹虫—段宗智 方雯青摄.JPG

而竹虫,从小生长在竹筒内,以嫩竹为主,可以算“吸天地之灵气”。而来到云南,老饕会告诉你,竹虫炸至金黄透亮,一口一个,嘎嘣脆,下酒最香。

当然,这只是众多虫子吃法中较为常规的几种。而在傣族、景颇族的聚居地,则藏着更加生猛的虫子菜。每当有远方的客人来访,村民们总会热情地用它们来招待贵客,表达着对客人的尊重与欢迎。这些虫子菜,也成为了连接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桥梁,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了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微信图片_20241120144730.jpg

图源:“掌上德宏”微信公众号

小小的虫子,在云南人手中变得平常而美味,不仅满足了口腹之欲,更蕴含着对自然的敬畏与珍惜。每一种虫子的烹饪,都是对食材特性的精准把握与创意发挥,展现了云南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无限可能。

04

怎么吃虫才安全

这些知识请牢记

即使是地道的云南人,虽然从小就听说过各种虫子宴,但真正到了需要品尝昆虫的那一刻,却往往心生退缩。这种矛盾的情感,是云南人对昆虫美食既爱又怕的真实写照。

图源:新华社

对于这一“大胆狂野”的美食,云南人同样深知其安全性,往往会格外注意食材的来源与处理。若你准备鼓足勇气第一次尝试,这些安全食虫小知识,同样需要牢记:

1.彻底烹饪

所有昆虫都应该彻底煮熟或烤熟,以消除潜在的有害寄生虫、细菌和病毒。

2.选择安全的昆虫种类

选择常见的、被广泛认为安全的昆虫食用。避免食用不认识或罕见的昆虫,因为它们可能具有未知的健康风险。

3.正确处理和食用

昆虫在烹饪前应彻底清洗干净。对于可以生食的昆虫,确保它们已经死亡,以避免被咬伤。

烹饪时,可以选择烤、炸、煮等多种方法,根据个人口味和可获得的资源来决定。

4.适量食用

虽然昆虫是营养丰富的食物,但也要注意适量食用。过量食用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或其他健康问题。

当然,若自己没有经验,还是不要自己在家做来吃,找个有经验的饭店尝上一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云南

食虫只是自然与人类

相互联结、彼此了解的一道生动窗口

它让我们窥见了自然生态的多样与奇妙

也让我们感受到了

人类在探索自然过程中的勇敢与智慧


然而

云南生活的真谛

并不仅限于这道窗口所展示的食虫文化

更在于人类与自然多重而深刻的联结

欢迎来云南

尝尝“大胆狂野”的虫宴

感受不一样的美好生活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