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文山市马塘镇:下足“绣花功夫”提升乡村美誉

发布时间:2024-11-25 11:19:46  

走进文山市马塘镇十里桥村,设计精美的楼房、干净整洁的街道、春意盎然的院落、热情好客的村民,此情此景宛如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

说起十里桥村就得从德厚水库说起。文山州实施“兴水强州”战略,历经10年的努力,2015年德厚水库开工建设。而十里桥村的600多户村民,正是由德厚水库移民搬迁至此。他们来自不同村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泪别家园,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走到了一起。

“各民族聚集在一起,民族的各种风俗有一定的矛盾。这是必然的,然后我们就组织人大的代表调解,入户调解。有时候调解到半夜三更,(凌晨)三四点钟,人大代表就是要首先了解政策,熟知政策,然后根据各种民族风俗,或者是他矛盾的源头,然后我们人大代表做实做细调解工作,把矛盾化解在日常生活中。”田杰这样说

“民有所呼,我有所为”,十里桥村委会各类矛盾纠纷从2021以来每年的130多起下降到2023年43起。人大代表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上充分发挥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探索出“十里桥经验”。

代表引领+群众自治 释放自治效能 实现群众动起来

十里桥村委会人大代表充分利用自身联系选民的优势,紧紧围绕村党总支、村委会中心工作,以村民自治为重点,人大代表带头,把村民发动起来、参与进来,聚焦环境治理、治安秩序、村规民约等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让村民意见始终在线,真正聚集村情民意,解决村民期盼,让村民的金点子变成治理的金钥匙,极大提高村民参与自治的热情。

代表联络+支部联建 发挥优势互补 实现资源聚起来

2024年以来,十里桥村委会党员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人大代表联络活动室为平台,以党支部联建为载体,将杨梅山庄移民安置点的大寨、小寨、中寨、上寨、下寨5个党支部进行了联建共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实现优势资源联享,探索用项目化方式推进村庄“微治理”,共落实村庄排水堵塞、路灯损坏、井圈井盖损毁、出行难、杂草丛生等“微项目”6个,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60余件。

代表参与+网格管理 提升管理水平 实现治理管起来

十里桥村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威信高、口碑好的作用,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把7名镇人大代表编入网格员,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网格“格格见人大代表”。目前,全村共有6个大网格、20个网格组、94名网格员、578名学生小网格员。以网格员为主体,发挥志愿者骨干作用,自推行网格化以来,共收集群众诉求10条,帮助解决群众难题15件,组建志愿者队伍100余人,开展为民服务活动100余场次。

代表履职+流动服务 倾力排忧解难 实现服务好起来

十里桥村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作用,组织人大代表走进村组、网格、农户,积极倾听群众诉求、为民排忧解难、全程跟踪监督推动民生实事。在履职中主动向群众亮明身份、收集村情民意,结合矛盾纠纷调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推动民生热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024年以来,十里桥村集中开展代表接待选民活动1次,征集意见建议14条,开展对马塘镇2023年十项民生实事项目及市代表建议项目监督检查8次。

一张张百姓笑脸、一个个向好变化、一次次美丽蝶变,十里桥村人大代表正持续发力不断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广度、深度和感受度,让生活其中的百姓实现居住环境和劳动就业的“幸福升级”。

(来源:文山市马塘镇)

(编辑:周秋 排版:冯鹤 责编: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