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临沧云县:红色文化“带火”红色旅游

发布时间:2024-11-25 17:13:10   来源:云县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云县茶房乡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红色文化+农文旅”模式,将农文旅融合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农业、休闲、生态、文化、旅游等产业有机结合,开创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红色根脉活起来

茶房乡是云南省45个革命老区乡镇之一,拥有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茶房乡革命烈士陵园、中共临沧地下党组织旧址以及村头红谷史料展览馆无不镌刻着深深的红色记忆。

通过持续推出党建、团建、爱国主义、学生军事夏令营和企业团队红色旅游等活动,让茶房成为红色旅游打卡地。2023年以来,游客接待量实现了大幅增长。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00万元。

红色产业旺起来

在村头红谷,坐落着一排排“星空民宿”,这是村头村结合当地的气候资源及生态环境,以“星空”为主题打造的民宿。

据了解,茶房乡红色教育基地及村头红谷旅游景区越来越红,游客也越来越多,但由于村头红谷缺乏特色的民宿,茶房的“流量”难以转换成“留量”。

为着力破解无法留住游客的问题,村头村与企业合作,通过“村集体+企业+农户”三方合作共赢的利益联结模式,盘活土地闲置资源,利用村头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具一格的星空资源,建成星空民宿4座,能同时接待游客12人左右,让村头红谷旅游景区变“流量”为“留量”。

红色资源聚起来

“我们要充分发挥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优势,从卖风景转变为卖农产品。”在村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世忠看来,在旅游的带动下,农产品应该不断发挥大作用。

村民杨菊凭着制红茶的好手艺,在村头红谷旅游景区附近开了云县忠诚古树茶加工厂,通过挖掘古树茶文化、研发茶叶精品、培育产业大户等方式,把自家的“美丽庭院”改变成制作古树茶的“家庭手工坊”,让村头茶产业成为助农增收的绿色产业。

“茶厂自营业以来,主要以销售普洱茶、红茶、白茶、晒青毛茶、礼盒茶等为主,每年带动茶厂增收30万余元,累计接待村头红谷游客上千人,实现收入2万余元。”杨菊向我们介绍道。

家庭妇女杨国琴抓住游客增多的契机,在自家庭院做起了豆腐生意,“自从村头红谷、星空民宿建起来后,随着外地游客的增多,我家的豆腐生意也越来越好,一年单靠卖豆腐也能挣到10000元钱左右,比外出务工要好。自从旅游发展起来后,我们寨子周边环境也改变了许多,家家几乎都有‘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

一条条愈来愈火的红色旅游路线,一个个独具茶房特色的优质农产品……绘就了一幅“产业兴、生态优、村庄美、农民富”的乡村新画卷。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