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乡村新动能丨马关县都龙社区:“三力齐发”全面解锁乡村振兴幸福密码

发布时间:2024-12-03 11:31:57  

【编者按】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文山州针对乡村建设中的诸多难题,突出党建引领,弘扬“西畴精神”,聚焦村民自治,落脚乡村建设,探索了乡村自建理事会的新做法,调动了群众积极性。文山发布聚焦乡村自建理事会的探索与实践,通过生动故事、典型案例,推出《乡村新动能》系列全媒体报道,充分展示乡村自建理事会在乡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都龙社区位于马关县都龙镇政府驻地,辖30个村(居)民小组2090户7984人,设有党支部21个,党员244名。近年来,都龙社区以聚焦提升乡村自治自建自管能力为主线,组建推行“乡村自建理事会+10+N”模式,从提升党员干部群众内生力、创造力、造血力上下功夫,逐步探索形成“1个乡村自建理事会+10个专业服务组+30个自建小组”合力推进乡村治理、乡村建设的工作格局,持续解锁乡村振兴幸福密码,吹响乡村全面振兴号角。


“乡村自建理事会+”激发乡村组织“内生力”,让战斗堡垒“强起来”

以党群组织为依托,成立乡村自建理事会志愿服务组,组织发动志愿者参与社区耕地流出图斑整改工作,最多的时候有300名志愿者在地里干活。在乡村自建理事会的带动下,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物资的出物资,2023年,都龙社区克服人力、财力、物力保障不足的困难,耕地流出图斑整改工作仍然超额200亩完成任务,形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良好氛围。2024年,都龙社区采取集中整改与分散整改2种方式相结合的模式整体推进,驻村工作队、挂村工作队、社区工作人员分散动员群众自行整改;集中整改主要依托乡村自建理事会志愿服务组,目前已经建立微信群,畅通信息渠道,只要发布志愿者人数需要,都会有人积极报名参与,每天有至少30人自发报名参与到图斑整改工作中,整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乡村自建理事会+”汇聚乡村建设“创造力”,让乡村风貌“亮起来”

排查挖掘一批有想法、懂技术、敢干事的骨干党员、工匠、致富带头人、有威望群众等的能人巧匠,在各村小组建立“自建小组”、组建建筑施工、老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专业服务组,负责引领发动农村党员带着干、公益性岗位跟着干、群众自觉参与干,凝聚党员干部群众合力,发挥大家的智慧,汇聚起乡村建设强大创造力,形成“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良好氛围。在污水治理、房屋风貌提升改造工作上,通过“村组工匠”精准核查出每户污水接入、村内管网铺设,为农村污水管网建设把好质量关,截至目前,集镇外围10个村小组污水治理、房屋风貌提升改造已全部启动,其中,污水治理已完工8个村小组、房屋风貌提升改造已完成200户。在美丽集镇建设上,采取以“走出去‘看’、坐下来‘谈’、沉下去‘谋’、干起来‘比’”的方式推动全域铺开,乡村自建理事会组织村小组干部、村民代表、党员群众学习其他乡镇、村寨的建设经验,主动想、扎实干,用好用活能工巧匠、乡贤能人、爱心人士等群体,形成自己家园自己建好,亲戚朋友家园带动着建好,特殊群众家园引导帮助建工作格局,达到建设一家,带动一片的效果。在都龙美丽集镇建设过程中,自建小组成员、村小组干部、村民代表、党员群众自主选择颜色、样式、建筑材料、施工单位,自觉带动群众参与建设,仅40天时间集镇已完成房屋风貌改造205间。



“乡村自建理事会+”提升乡村发展“造血力”,让集体经济“壮起来”

通过乡村自建理事会农业技术服务组开展小组化、精准化、实训化教学,培育农村党员致富能手10名,带动和培育规模种养殖户12个。引导社区盘活社区资产、资源,多元化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2023年,都龙社区实现集体经济总收入170万元。探索社区党委+党支部的模式,把闲置土地分配到各个支部自主管理,指导带动支部栽种木姜子、万寿菊、油菜等经济作物,有效带动村小组集体经济增收,增强乡村发展“造血力”。2024年,都龙镇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可突破200万元。如,采取“资产运营”模式,通过盘活村集体闲置房屋、校舍、仓库等固定资产,采取自主经营和租赁方式为村集体经济创收28.6万元;“资金整合”模式,与其他7个村(社区)抱团联合成立“马关县都龙镇309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食用菌种植基地”,每年为每个村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入股分红”模式,入股马关南山园区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马关县畜禽产品初加工建设项目,每年按照股份分红,预计收入2万元;“服务创收”模式,由党组织牵头成立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企业和单位开展蔬菜配送、街道环卫以及垃圾清运等社会化服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29万元;“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各村小组土地、资金等相关优势,整合流转闲置土地,整合村集体闲置资金,大力发展万寿菊、木姜子等产业增加集体收入,2023年,共发展种植木姜子60余亩,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余元。

下步,都龙社区将持续聚焦村民自治自建自管内生力、融合力、保障力、创造力提升,进一步健全完善“乡村自建理事会+”村民自治运行机制,持续奏响唱好“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抓工作“三部曲”,努力探索推动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经验做法及亮点成效,推动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来源:文山州委办)

(编辑:周秋 排版:冯明兰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