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帮扶开出幸福花丨文山州:借力东西部劳务协作助农稳增收
发布时间:2024-12-04 15:31:45
今天推出《文山州:借力东西部劳务协作助农稳增收》。
工资性收入是文山州农村人口、脱贫人口增收的“压舱石”。近年来,文山州把转移就业提高工资性收入作为促农增收的有力抓手,多措并举深入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借力推动农民稳步增收。
坚持把东西部劳务协作纳入全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内容同部署、同安排、同调度。
协作两地联动同推进。2024年与静安区人社部门签订《人力资源对口帮扶劳务协作工作协议》。先后与上海市静安区、虹口区两地人社部门举行劳务协作推进座谈会,推动签订的人力资源对口帮扶劳务协作、就业帮扶专场招聘等协作协议落地。
细化方案抓落实。对标年度转移就业目标任务,制定涵盖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保障、外出务工一次性生活补贴、劳务中介服务奖补等扶持体系的年度项目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时限,确保劳务协作推进目标明确、责任清晰。
筹措资金保落地。在用好计划内财政帮扶劳务协作资金2000万元的同时,通过上海援文干部协调东西部协作“百企结百村”等各类计划外项目资金,拓展劳务协作项目实施。争取静安、虹口两地人社部门投入资金70万余元,为开展包机返岗、劳务协作专场招聘、就业稳岗等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及时收集用工信息,精准开展岗前培训、订单培训,提高劳务输出质量。
做好摸底排查。依托基层驻村及村组干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培训机构适时对农村劳动力、低收入劳动力就业和培训意愿、规模、分布和个人信息的情况进行摸排,建立培训需求和就业意愿清单。
针对性开展培训。借力沪滇劳务协作机制,积极对有培训需求和外出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开展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确保有培训意愿的劳动力掌握1—2项实用技术。今年1—8月,全州通过沪滇劳务协作渠道,开展培训88期3605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参训3047人次、占比94.5%。
培育劳务品牌。大力开展“订单式”“订向式”的技能培训,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引入培训学校,采取跨省异地劳务培训方式,组织丘北县在浙江嘉兴务工的群众参与羊毛纺织培训,培育“丘北纺织工”劳务品牌。2021年,“丘北纺织工”获评“我最关注的劳务品牌”,2023年获评“云南省省级劳务品牌”荣誉称号。截至目前,“丘北纺织工”劳务品牌人员超2万人。
坚持外出务工和本地就业两手抓、两手发力,打好“输出、就近、兜底”就业帮扶“组合拳”,稳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截至目前,文山州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127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2612人。
搭建就业服务体系。依托东西部劳务协作工作机制,筑牢人社部门、相关企业、驻外劳务工作站、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协作体系网络,形成工作合力。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劳务协作,通过精准对接,做好优质岗位信息收集推送,帮助群众向产业链完备、收入高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就业。今年1—7月,通过“线上匹配+线下对接+精准服务”方式,开展涵盖沪滇劳务协作在内的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631场(次),提供就业岗位56.15万个(次)。
就近助企保岗拓岗。依托州内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鼓励支持企业和项目实施单位,积极创设岗位优先吸纳本地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落实好失业保险费减免和援企稳岗政策,助力企业保岗、拓岗、稳岗。推行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通过回归农业发展生产、参与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形式,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整合资源开发保洁员、护林员等一批乡村公益性岗位,优先对无产业扶持、无法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尤其是脱贫劳动力进行安置,确保有就业意愿、有劳动能力的就业困难家庭至少1人就业。
做好稳岗就业服务,确保外出务工劳动力稳在当地、稳在企业、稳在岗位。
组织集中返岗复工。组织开展集中返岗复工活动,以“包车+空运”模式,通过“点对点、一站式”运输服务,赴上海等“长三角”地区返岗复工。今年1—7月,全州通过有组织输送10.87万人到省外就业,其中:协调开通包机4架次、专列3趟、包车257辆,“点对点”输送1.01万人。
节假日稳岗慰问。文山州及虹口区、静安区人社部门利用每年到协作地区开展回访调研活动契机开展稳岗慰问活动。两地人社部门利用中秋、国庆、春节等传统节假日,通过座谈、走访、电话连线等方式,对转移到沪就业文山籍务工人员开展慰问活动,了解务工详情、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创新探索稳岗服务新模式。依托上海市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引进服务中心,州、县人社、团委、教育部门联动组织了54名品学兼优的留守儿童免费分两批赴上海参加“少年寻”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山海情”研学冬(夏)令营,与在沪务工父母见面团圆,既缓解了外出务工父母对子女的挂念之忧,又帮助留守儿童开阔了眼界。
(来源:中共文山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辑:唐雪娇 排版:陆军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