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云南天士力三七药业:“1234”助力产改工作高质量完成
发布时间:2024-12-04 15:57:50
云南天士力三七药业有限公司致力于以三七为主的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以及中药饮片的生产和销售,公司于2024年初成立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推行“1234”产改工作模式,以“初心定方向,创新谋发展”为行动理念,给旗下产业工人队伍带来新的活力,更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图为公司员工集体观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盛况)
一个引领:思想政治引领明方向
云南天士力三七药业有限公司持续强化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举办专题培训班、理论宣讲会2场次,邀请劳模“进车间、进班组”进行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成为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引导广大产业工人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图为2024年天士力网络安全周专题培训)
两个强化:技能提升与创新激励并重。
强化技能提升。公司与文山学院学校联合建立完善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养体系,促进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搭建了一整套涵盖GMS、GAP、GMP等领域的培训架构,截至2024年11月,共有276人次参与其中,平均每人接受15小时的专业培训。并特别组建一支由内部精英讲师与外部行业专家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精心设计开发了22门针对性课程,获得一种可拆卸避雨种植棚、一种滴灌装置等7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参与发表《趁鲜清洗三七粉》《三七粉颗粒》等4项团体标准。
强化创新激励。构建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和支持员工参与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革新及服务流程优化等工作。制定激励表彰制度和述职晋升制度,设置先进集体、总经理嘉奖、二等功、先进个人等奖项,通过每年召开年度表彰大会,对公司有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团队颁发荣誉证书,给予奖励。
(图为先进集体表彰合影)
三项保障:制度、组织、经费有保障
制度保障。完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政策制度体系,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健全产业工人培训制度,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公司共制定73份GMS标准化文件,包括人力、行政、财务等管理制度,用于规范工作流程、部门和人员职责。
组织保障。为加强产业工人队伍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工会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工会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公司于2024年初成立了由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确保“产改”工作有序推进、全面覆盖。
经费保障。加大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投入力度,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和项目顺利实施,不断完善薪酬体系,加大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劳动和职业健康管理。2024年,共投入产改工作经费约7.6万元。
(图为2024年天士力“寻根—走回去”活动合影)
四大提升:队伍素质、技能水平、创新能力、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提升队伍素质。通过教育培训、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员工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知识,个人健康保障水平。针对新入职人员,开展天士力“走回去”等活动,加深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同时增强集体荣誉感。
提升技能水平。围绕市场需求建立覆盖全面且层次分明的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全面提升产业工人的技术能力。推行师徒制教学模式,倡导“教练”文化,实行“一师带二徒”培养计划。同时,鼓励员工考取相关资格证书,对于取得成绩者将给予奖励或优先考虑升职机会。截至目前,公司共有15人通过专业技能认证考试,并对通过认证考试的员工给予物质奖励或晋升机会。
提升创新能力。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力,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每年定期举行两次TPM项目竞赛,旨在发现并肯定能够提出有效改进方案的个人或团队。迄今为止共收到23份提案,全部获得采纳,其中两项被评为集团级优秀案例,职工创造积极性显著增强。
提升服务水平。强化服务意识,持续深化产改进程,为广大员工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关怀措施。如制定《员工休假管理制度》,明确了包括但不限于年假、产假、育儿假在内的各种假期安排;提供包括住宿和免费餐饮在内的多项生活便利设施;每年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健康体检,开展心理讲座、权益维护讲解,并设置了休息室和阅读区等休闲空间供员工使用。近年来,累计解决了40户员工家庭的住房难题;全面落实“五险一金”制度,确保每一位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图为2021年度优秀TPM提案奖励文件)
云南天士力三七药业有限公司作为文山本土特色企业,通过实施“1234”产改工作模式,2024年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不仅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更激发了创新潜力和服务意识,员工的自豪感、获得感、成就感、归属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下步,公司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优化和完善各项措施,确保每一位产业工人都能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共同推动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
(记者:徐珺 资料:文山州总工会)
(编辑:董飞 排版:陆军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