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创业文山 奋斗最美丨陈帮福:“衣”直努力 做有爱心的企业
发布时间:2024-12-06 15:53:01
“车间建在家门口,打工不再往外走。挣钱顾家两不误,幸福生活人人有。”在富宁县新华镇安康社区的云南福鑫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墙上这句话格外显眼。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紧张地赶制着各类产品订单,排料、剪裁、缝制、烫制……现场一片繁忙。
安康社区是一个易地搬迁后多民族共居的社区,在车间里务工的都是社区里不能外出务工的群众。“这个衣服的边线要缝直,要注意处理转角和弯曲部位的布料,以避免翻边和皱褶……”正在指导工人缝制衣服的是云南福鑫服饰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帮福。
“我们公司在富宁县共有6个生产车间,总人数300多人,主要生产衬衣、棉衣以及牛仔夹克等衣服,所有订单都是来自国外22个国家。”陈帮福告诉记者。
陈帮福是一名“老”创业人,2013年大学毕业就开始自主创业。在创业中,他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学会了建立团队、管理团队、培训团队、带领团队,让团队人员遍布全国各地,他曾带领2000多人的团队,让服务过的企业业务走向了国外市场。2015年下半年,由于网络微商的冲击,陈帮福的事业节节败退,团队的人员越来越少,事业进入低谷。
2017年,陈帮福应聘到云南温利亨服饰有限公司做管理,他从最基层做起,三个月后,由于自己的努力很快被提升为高层管理,出去学习的机会多了,在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做好规划、定好位,在这些大企业里虚心学习,把利于事业发展的东西好好沉淀,今后的路就会越走越好。”陈帮福说。
2019年初,陈帮福经过前期酝酿,先后招揽了2名大学毕业生再组建自己的团队,创办了云南福鑫服饰有限公司。“当时,由于经济没那么宽裕,几个人东拼西凑凑了4万元钱,租了一间120平方米的小套房来作为公司办公室。”创业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2位同事刚大学毕业,虽然有着丰富的文化知识,但缺乏经验,陈帮福在创业的艰辛道路上坎坷爬行。为拓宽业务,他们在半年的时间里跑遍了整个云南省有关服饰的各大小企业和学校,从公司接收第一个单子,到后来的几十个单子顺利接收,企业就有了起色。
通过一年的共同努力,公司业务洽接频繁,为了更好扩大规模,他们3人分别申请创业贷款,共获得政府贴息创业贷款45万元。3人果断投资创办自己的厂房,并决定把公司搬到家乡来。
“目前,我们公司有了500多平方米的面积,硬件配套设施齐全。购买了现代化的生产机械100余台,还有着现代化的打版机器2台,各种专机11台。”陈帮福认为,公司要稳步发展,必须进一步规范企业运营,加强了人才培育力度。如今,云南福鑫服饰有限公司生产部员工都有着过硬的生产技术,销售部覆盖全国各地,设计部设计技术符合新时代及当地发展需要,财务部有专业证书且业务能力极强,100多名员工加上现代化的设备、科学的运营管理,可谓是兵强马壮。
“以前,读书时得到爱心人士的资助,我一直怀揣着一颗爱心。所以,公司成立后,我们就一直以‘信誉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爱心第一’作为企业的宗旨。”陈帮福说,要认真履职尽责,为社会奉献企业力所能及的爱心。
近5年来,云南福鑫服饰有限公司为富宁县田蓬镇郎恒爱心小屋捐赠20万元的衣物物资、为田蓬镇朗恒边境派出所捐赠2.5万元的衣物物资和设备、为田蓬镇安良小学全校师生捐赠衣服200件、为富宁县边境管理大队捐赠作训服800件(套)、为富宁县第一小学和板仑乡那马小学的建档立卡户学生捐赠衣物400件、在疫情期间为驻守在关卡的疫情防控人员捐赠2.3万元的物资……用行动兑现承诺,云南福鑫服饰有限公司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各种荣誉匾牌。
“公司将立志成为一家滇东南片区国内知名服装企业,打造成面向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的国际知名品牌服装企业,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消费体验。随着公司的发展,未来也一如既往伸出援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为做一家有爱心的企业而继续努力奋斗。”陈帮福说。
(记者:熊启鑫 实习记者:余沁颖)
(编辑:董飞 排版:陆军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