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创业文山 奋斗最美丨张宗丽:让务工群众实现从家门口到厂门口
发布时间:2024-12-09 16:05:37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近年来,文山州经济社会突飞猛进,许多文山儿女怀抱建设家乡的梦想返乡创业。他们执着创业,令人敬佩;他们不懈奋斗,令人赞叹。近期,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州融媒体中心推出“创业文山·奋斗最美”系列创业故事,用镜头、用笔记录全州广大创业者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创业力量”。
今天推出《张宗丽:让务工群众实现从家门口到厂门口》。
在富宁县零工市场大厅,每天都有许多人来寻找适合自己的短期工作,此时张宗丽会走上前去向他们介绍用工情况,她就是富宁汇沣达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
“2009年,我们到广东省惠州市一家摩托车电瓶厂打工,我做电瓶组装,老公在人力部工作,因为工资不高,就回家来做点小生意。后来,我们又和朋友做了一些招工的工作……”在办公室里,张宗丽向记者讲述了她和丈夫一起创业的经历。在招工过程中,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于是张宗丽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开办一家人力资源公司,从事劳务派遣服务、校企合作、人事外包、人才供求信息收集储存、人力资源服务等。
2020年公司成立,彼时正是疫情期间,省、州内外用工企业停工停产严重、减员裁员较多。为解决广大农民工外出难、就业难、收入难的问题,张宗丽带领公司员工主动担当作为,分组奔赴广东省惠州市、东莞市、佛山市,广西南宁市、崇左市,浙江省,福建省等地的用工企业对接联系就业岗位,通过努力,联系到了30000个岗位。
为满足这些岗位用工需求,张宗丽果断决定回家招工。家住富宁县木央镇老屋基村的她,带着“带动一人富裕一户,带动一片富裕一方”的初衷,回到家乡,挨个拜访亲戚,动员他们进厂当工人。同时,通过亲戚发动身边的朋友,结伴外出务工。通过不懈努力,一笔笔用工订单都按时签订。
“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点对点输出、点对点服务,有我们的带头,可以让外出务工人员在找工作中少走弯路。”富宁汇沣达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在做好富宁县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服务的基础上,还积极拓宽服务范围,到县外开展送岗招聘服务,实现了外出务工人员从“从家门口上车到厂门口下车”的无缝对接,有效破解了外出务工人员找工作的难题。
“通过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我们还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了跟踪服务,确保他们输得出、稳得住、有收入、能致富。”张宗丽告诉记者,2020年以来,她组织公司员工先后到其他县(市)和红河州参加各种企业招聘会,推荐了优质务工岗位30000余个。为把服务工作做好,公司还包车输送各地农民工到广东、上海、江苏等省(市)进行务工就业,外出务工人员月工资收入保持在4000元至7000元,稳定就业率达80%以上。
“我们跟富宁县所有乡镇都有劳务输出合作,特别是归朝镇合作得比较好,搭建了恩泽源·幸福里这个用工务工服务平台,让外出务工变在家务工。”张宗丽介绍,那里设有食堂、住宿区、洗浴区、生活娱乐区等多个功能区,设施配备齐全、功能完备,可为辖区2万余名劳动力、13家企业、120家合作社、7家扶贫车间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通过这个平台,每年可为辖区内企业和向外链接输出劳动力,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劳动力需求。
张宗丽始终把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公司发展目标,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对所输出的务工人员用心用情服务。“经公司推送岗位并安置的人员全部统一包车进厂,年底统一包车接送返乡。为春节留岗人员提供稳岗慰问服务,同时还上门对家属走访慰问并提供礼品礼包服务。”2020年以来,富宁汇沣达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先后对20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及家属进行慰问,发放礼品礼金6万余元,在当地群众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张宗丽希望,通过努力给更多的人提供更好的就业平台,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广大外出务工人员都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记者:熊启鑫 实习记者:余沁颖)
(编辑:刘虹 排版:向传帅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