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这个“文山创造”,填补行业空白,获评全国典型!
发布时间:2024-12-12 10:46:01
近日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
百项“计量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优秀案例和典型案例
推广一批适用不同场景
和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
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铝文山”)
《氧化铝溶出工艺管道内测厚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
入选典型案例名单
此消息如同一颗石子投入行业湖面
激起层层创新涟漪
氧化铝溶出工艺管道内测厚机器人是云铝文山科研团队历经两年的时间,研发出的一款专门针对氧化铝溶出工艺管道内套管测厚的装置,并成功运用于查找氧化铝溶出工艺管道薄弱部位,有效解决了内套管磨损的检测难题,填补了行业内套管测厚的空白,获得实用型专利1项。该装置具有小型化、远距离、内套管测厚精度高等优势,可有效避免管道过修或欠修,犹如一位智能的管道“管家”,精心呵护管道系统的稳定运行。更为重要的是,它从源头上防范了因管道磨损过度而可能引发的刺穿事故,为企业生产运营筑牢了安全防线。
在企业的创新之路上,每一项成果的诞生都恰似一场荆棘满途的艰难远征,云铝文山的这一成果更是如此。“理论知识要转化为实际可用的产品并成功运用,远比想象中艰难得多。”云铝文山装备能源信息中心副经理、党支部书记贾万东作为研发团队中的领队,对此可谓是深有体会。
在拜耳法氧化铝生产流程里,溶出反应器内管厚度检测一直是困扰行业的老大难问题。以往行业内的各种方法,都难以准确掌握管道磨损情况,一旦内管因长期磨损而变薄,犹如一颗隐匿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爆管或刺穿等严重后果,这不仅会致使溶出系统紧急停车、加热介质污染、锅炉损坏,还可能造成刺料伤人、泄压不及时发生爆炸以及环境污染等事故,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巨大损失和安全隐患。
云铝文山装备能源信息中心副经理、党支部书记贾万东介绍道:“研发一款专门针对管道化测厚的装置,成为我们必须攻克的难关,而一个技术的研发,往往汇聚了我们一个团队的付出和智慧。”
面对如此棘手的技术瓶颈,2019年6月,凭借近两年深厚的现场技术沉淀与积累,贾万东带领研发团队毅然踏上科研攻关之路,目标清晰而坚定——研发一款专门针对管道内管测厚的装置。在研发设计过程中,团队成员通过长时间的现场蹲守,深入研究流程工艺,运用“76个标准解”“科学效应库”“有害流改进措施”等创新方法和工具,精心制订了25个解决各环节问题的方案。而后经过反复试验、对比、论证,从这25个方案中遴选出5个组合,最终得到最优解。经过半年时间,成功研发出了氧化铝溶出工艺管道内测厚机器人。“该项目的成功,填补了行业内套管测厚的空白,有望得到推广实施。而我们研发的机器人代替人工进入管道内进行检测,不仅避免了突发事故的发生,有效提高了安全性。”贾万东说道。
这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机器人首次实现了小型化、远距离、高精度的管道内部壁厚测量,创新性地应用激光测距技术,如同为机器人赋予了一双“火眼金睛”,能够精准穿透管道内部复杂环境,实现套管换热装置内管厚度的精确测量。它的成功应用,有效预防了刺穿事故的发生,大幅提升了管道运行的经济性与稳定性,为氧化铝生产行业的安全生产与高效运营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动力。
为了能让研发的机器人尽快服务于生产一线,项目团队积极与行业专家展开密切的技术交流探讨,细致分析内测厚机器人自身的优缺点。从采用激光测距技术,到确定机器人行走方式,再到研究机器人如何在管道内进行扫描等诸多关键环节,团队成员们在不断地“推倒—重来—再推倒—再重来”的循环中摸爬滚打,如同雕琢一件稀世珍宝,一点点将完整的机器人模型构想在图纸上清晰呈现出来,赋予其鲜活的“生命”与强大的功能。
而在基本模型确定之后,新的难题又摆在眼前——如何精准控制驱动轮转动,确保机器人在管道内稳定爬行与准确测量?项目团队毫不畏惧,迎难而上,经过反复设计、制图、仿真验证、修复优化等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工作,终于在2019年12月,第一版“文铝牌”氧化铝溶出工艺管道内测厚机器人如同一个闪耀着科技光芒的“新生儿”,成功问世,开启了它在氧化铝生产领域的创新之旅。
云铝文山装备能源信息中心副经理、党支部书记 贾万东介绍:“投入实际应用后,机器人起初也遇到了一些状况,比如拍摄聚焦不准、画面模糊不清,致使管壁厚度测量不够准确。但团队成员们没有丝毫懈怠,通过反复增加拍摄灯光、多次调整摄像参数,经过不断完善应用及校对,最终让机器人的检测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如今,这款凝聚着云铝文山科技团队智慧与汗水的机器人已在岗位上稳定运行长达2年多时光,它如同一位忠诚的“卫士”,多次参与各类管道化检修工作,发挥出巨大作用。它不仅成功消除了长期困扰企业的人员与设备安全隐患,而且每年可为公司节约内套管检修费用约360万元,以实际经济效益彰显科技创新的强大驱动力。同时,该项技术2021年12月还获得了国家创新方法大赛金奖,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增添了有力的支撑。
“氧化铝溶出工艺管道内测厚机器人研发与应用”项目的成功,仅仅是云铝文山科研团队在创新道路上众多成果中的一个精彩缩影。团队所研发的“两段法铝灰资源化综合利用新工艺”,让铝灰处理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电石渣代替石灰用于氧化铝生产工艺技术”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电石渣变废为宝,每年创造经济效益2000万余元;还有“高硫高钛高碳铝土矿利用技术”等诸多项目,在氧化铝生产、节能减排、赤泥综合利用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群秉持守正创新、敢于攻坚克难精神的科技人员,云铝文山才得以连续4次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荣获“云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云南省科技创新型企业”等称号,成功转化科技成果90余项,斩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累计获得授权专利85项,其中发明专利达13项。一项项亮眼的科研成果,充分彰显出云铝文山创新发展的强劲动力与蓬勃生机。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云铝文山科研团队首次征战中国创新方法大赛,便如同一匹横空出世的“黑马”,一路过关斩将,一举夺魁,惊艳全场。然而,熟悉他们的人都深知,这份荣耀背后是团队在技术攻关漫长道路上无数个日夜的默默耕耘、潜心钻研与厚积薄发,是对科技创新的执着追求与坚定信念的完美诠释。
青松遇雪枝更挺,枫叶经霜色更浓。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百项“计量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优秀案例和典型案例,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氧化铝溶出工艺管道内测厚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成功入选典型案例名单。这一荣誉,再次印证了该项目的创新性与实用性,也展现出云铝文山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卓越实力以及对推动行业进步所做出的积极贡献。
云铝文山装备能源信息中心副经理、党支部书记贾万东表示:“在往后的工作中,我作为科技工作者将继续传承科学家精神,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为企业和家乡的发展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面对未来的重重困难与挑战,云铝文山科技团队已然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与责任担当,怀揣着对科技创新的炽热信念与坚定决心,再次踏上新的征程,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奋勇前行。他们立志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为云铝文山打造最具竞争力的全产业链企业持续贡献磅礴科技力量,在科技创新的浩瀚征程中续写更加灿烂辉煌的篇章,为文山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与发展动力。
(记者:黄正丽 孙永蓉 文山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采霞 通讯员:何艳)
(编辑:刘虹 排版:向传帅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