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云南新闻联播】文山州西畴县:往日贫瘠地 今昔绿家园
发布时间:2024-12-14 22:13:11
12月14日
《云南新闻联播》播发消息
《往日贫瘠地 今昔绿家园》
报道文山州西畴县生态扶贫案例
获评第五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
最佳减贫案例的背后故事
下面来看详细报道
↓↓↓
今年十月,文山州西畴县生态扶贫案例从37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获评第五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减贫案例。这片曾经的乱石嶙峋之地是如何一步步走上国际舞台的呢?来看记者的报道。
上世纪90年代初,西畴是全省乃至全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面对发展困境,西畴以“六子登科”为骨(包装:六子登科),以人民群众为本,创造了从嶙峋石漠到丰美绿洲的生态文明治理西畴样本。
云南台记者付琳:“这里是西畴县石漠化治理博物馆,从这两张图片,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西畴县石漠化治理取得成效,同样的场景同样的位置,如今已经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三光村曾以“树木砍光、水土流光、姑娘走光”闻名。高仕仙是少有嫁到三光村的媳妇之一。
西畴县三光村委会多依坪村党支部书记高仕仙:“刚过来的时候,我们那些地都是石旮旯,有些地方用牛都耕不了,还要用锄头去挖。”
2018年,村里进行石漠化治理后引进了农业企业,头脑灵活的高仕仙立马看到商机,办起了农家乐。随着产业日益兴旺,游客越来越多,农家乐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房前屋后种的蔬菜也供不应求,高仕仙又有了新的想法。
西畴县三光村委会多依坪村党支部书记高仕仙:“之前这些地是流转给公司的,然后我就想着,这个公司能种出好的产业,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种出好的产业,然后我就跟公司流转,这个地又流转回来,我就自己种烤烟,种蔬菜。”
今年2月,高仕仙将目光放到了土质越来越肥,产出越来越高的猕猴桃林下,租用40多亩土地搞起了林下种植,如今已到采收季。
记者VS西畴县三光村委会多依坪村党支部书记高仕仙:“这个生姜你看。你看一棵就那么多,这土地很肥的,一亩可以产到4到6吨,很理想的。”
高仕仙的生姜地上是文山浩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连片种植的猕猴桃,2017年入驻三光村后,公司陆续流转了5千多亩土地发展猕猴桃产业,主攻中高端市场。
记者VS文山浩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基地经理邓华龙:“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底气呢?因为我们的产品从2019年开始就获得了有机认证的证书,到现在已经是连续5年了,还有我们的产品也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书。和我们当地的州农科院合作,引进他们研发的一些比较生态,对土壤改良比较好的一些草种进行试验示范,现在我们土壤的有机质已经提升到23%左右,之前就是10%左右。”
记者VS文山州农业科学院畜牧水产研究所所长钟正阳:“这个就是我们一直在推进的石漠化区林下种植牧草,这个叫作绿叶山蚂蝗,它首先是减少水分的挥发,抑制其它的杂草。另外它的这些茎、叶腐烂之后还田,可以增加有机质的含量。”
通过土壤育肥改良,目前西畴已发展起了以林木、林果、林药、林禽、林游等为重点的“八林经济”。林草产业总产值8.75亿元,中药材产值5.05亿元,全县森林覆盖率也从1985年的25%提高到54.83%。
西畴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江尚海:“我们还全面实施‘生态+’战略,建成5个A级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全省首家康养实训基地;旅游+体育、康养+赛事,文旅新业态崭露头角;以赛促产助力旅游扩圈、延链,西畴成为乡村旅游目的地,新的诗和远方。”
(来源:《云南新闻联播》)
(编辑:董飞 排版:陆军 责编: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