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云南新闻联播】西畴县:让“上访”变“下访” 织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网”
发布时间:2024-12-17 22:07:02
2024年12月17日
云南新闻联播播发
《【走基层·看一线】文山西畴县:
“一三一四”暖民心(上)
“上访”变“下访”
织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网”》
报道了近年来
文山州西畴县积极探索基层治理工作模式
让基层治理效能和群众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一起来看详细报道
近年来,文山州西畴县积极探索基层治理工作模式,变干部坐等矛盾纠纷上门为主动深入一线发现问题,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有效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防范和化解,基层治理效能和群众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记者付琳:“2020年,鸡街乡蝴蝶村的村民们迎来了一件好事,这村里的300多亩土地被纳入了县里的农田整治项目,也就是说之前的零星的、不平整的,甚至是荒废的土地会通过整治以后,变成平整的大地块。这本来是件好事儿,可是在一年多土地平整完毕以后,村里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西畴县鸡街乡人大主任骆常喜说:“群众的意见太难统一,有的要按照他以前的地块在哪里就要从哪里分;有的要从一个方向分着走;有的说他的少了;有的说他面积不对。”
西畴县鸡街乡综合保障与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赵兴伟说:“有一些人不同意这个位置,他原本是这里,但他又想要更好的地方,十家人有十家人的意见。”
因为意见不统一,村民们彼此间还产生了矛盾,了解到这些情况的网格员,很快将问题上报到了村里乡里。
“专门成立了一个专班,就是矛调小组,把群众的意见收集上去进行综合研判。”骆常喜说。
“白天量地,晚上就入村,到村里面找两家人坐下来慢慢地讲。”赵兴伟说。
经过近三个月的进村入户做工作、解心结,潜藏的矛盾终于得到了化解,整治后的良田也如愿分到了各家各户的手中。
西畴县鸡街乡蝴蝶村村民龙坤平说:“他们拿仪器来量,一家一户来确认,哪家是哪块。将心比心,连我都满意了,很多人都是很满意的。”
西畴县鸡街乡蝴蝶村村民陈代光说:“现在群众谁都没有意见,大家都满意了。”
记者付琳:“为了最大程度地化解和处理具体的矛盾和纠纷,西畴县不仅将人员的力量渗入到像村民小组这样的地方,而且还构建了这样的一个网上平台,这个平台的名字叫接诉即办平台,也就是接到诉求及时办理的意思,老百姓可以通过文字、语音、视频、图片等方式录入自己的诉求,然后马上就可以得到解决。那么,这个平台现在处理的情况怎么样呢?”
西畴县鸡街乡党委副书记韦济娅介绍:“可以看到,我们近期办理的诉求,主要是一些医保、低保等政策的咨询,还有互相之间矛盾纠纷的反映。我们全县各乡镇都有这么一个系统,目前可以看到,我们鸡街乡推广的人数达到了8000多人,达到了我们常住人口户均一人的注册率。”
设置在村民小组的网格员是这个系统中最基层的力量,由村里的党员、村小组长、德高望重的乡贤组成,基层矛盾在这一层不能得到解决的话,还可以层层上报。
西畴县鸡街乡党委书记邓代敏说:“他们也可以上报到村一级、乡一级的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通过这两级来进行调解。我们乡一级也可以组织法律明白人等等,这些人员下去进行化解。”
“2023年跟2024年对比下来,我们的矛盾纠纷呈下降趋势,去年一年的矛盾纠纷在100件左右,今年下降到60多件。”西畴县鸡街乡派出所所长林启永说。
如今,鸡街乡的成功做法已在西畴全县推广,通过重构县、乡、村、组四级网格2058个,下设微网格4088个,发动 11000多名各级党员干部、村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组建“必到必访”小分队,西畴县织密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网”,实现了矛盾纠纷必到、突发事件必到、聚集活动必到。
西畴县组织部副部长雷必婷说:“我们赋予专业、业余网格员应有的调解权利,通过明确承接处置的责任流程和措施,实现各类风险隐患排得细、分得准。多年来全县矛盾纠纷93%解决在村内,6.2%解决在乡镇内,0.8%解决在县内。”
记者手记:
从“上访”变“下访”,一个字的改变,体现的是基层治理的“走心”,反映的是服务群众的“上心”。当身边的难事、愁事、烦心事都能有人管有人问,当街坊邻里间的矛盾纠纷都能被访出来、解决好,乡村也一定会民风更淳,村庄更美,村民更富。
(云南台:付琳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记者:卢朝学 董昊鑫)
(编辑:刘虹 排版:冯明兰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