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创业文山 奋斗最美丨陆双英:返乡创业种平菇 开辟增收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4-12-18 10:04:51
冬季,传统农业进入农闲季,田野广袤而空旷。但位于广南县莲城镇端讽村陆双英的平菇种植基地里,工人们正在忙着搬运菌棒、给菌棒灭菌、接种......大棚里,整齐摆放的菌棒正处于生长期,要不了一周,就又能采摘一茬平菇。
1985年出生的陆双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过去,她与丈夫一直在广东的电子厂务工。2017年,夫妻俩返乡创业,种起了平菇,勇当“菇勇者”。
“返乡创业时,我想还是要做农业,虽然从来没有接触过这行,但创业的心很坚定,我觉得认定的事只要努力做就能成功。”带着返乡创业的决心,陆双英建起了3座大棚,试种菌棒3万多个。
“看似简单的菌菇种植,实际操作起来却没有那么简单了。”创业之路刚开启,陆双英就遭受了“打击”,由于技术不成熟,温度、湿度等管理都是“拦路虎”,特别是为菌棒灭菌时,因把控不好灭菌时长,要么把菌棒蒸坏,要么灭菌不彻底,导致很多菌棒都长了绿霉,亏损了7万余元,创业的心也有些动摇。“灭菌的时候处理不好,亏损了很多钱,我都想过放弃。”陆双英说。
就在大家都以为陆双英要放弃时,她却咬牙坚持了下来,重新调整灭菌时长,更换设备,攻克了这一难题。为了节约成本,陆双英还到周边村寨购买玉米芯这一制作菌棒需要的材料,变废为宝;为了扩大种植面积,她走访菌菇种植基地、向行家学习,如今陆双英拥有13座大棚,一个棚能放置2万余个菌棒,年收入达40万余元,同时还带动周边村寨的10余位妇女到基地务工。
“我们到基地务工,离家近,能照顾老人和小孩,有这样一个基地,就能带动我们周边村寨的妇女和老人来务工,增加收入,比较好。”平菇种植基地务工人员陆华萍高兴地说。
通过不断总结种植经验,根据季节调整管理方案,慢慢地,陆双英种出的平菇品质越来越好,很受市场欢迎。
“我也种了六七年的菌子,也经历了很多酸甜苦辣,每当我采菌子到市场销售时,老顾客都指定要我们家的菌子,我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我们家的菌子比较新鲜,得到认可,我很欣慰。”陆双英说。
如今,陆双英算是远近闻名的种菇能手,制作菌棒、灭菌、培养菌种、接种、采收、销售,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呈现在大家面前。谈及未来,陆双英表示,女子也能顶半边天,只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自己的致富梦便能越来越圆满。“今后打算扩大种植面积,进行线上线下销售,通过冷链或者烘干干菌等多种渠道来发展,把这个事业越做越大。”陆双英对未来充满信心。
(广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饶泉梅)
(编辑:周秋 排版:张振飞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