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童伴妈妈”: 以爱之名护航成长
发布时间:2024-12-19 20:06:58
隆冬时节,行走在麻栗坡县下金厂乡下金厂村的小道上,着实感到阵阵寒意。但来到位于下金厂村的“童伴之家”,这里却是一番温暖的景象。“童伴妈妈”蒋贵芬和志愿者们在这里忙着给孩子们准备做五彩汤圆的糯米粉和果蔬汁,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做汤圆。孩子们学得有模有样,虽然搓出来的汤圆千姿百态,但孩子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022年6月,在外交部和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关心支持下,由幻方量化捐资援助的“童伴妈妈”项目落户麻栗坡县。项目采取“一个人、一个家、一条纽带”的模式,以“童伴妈妈”为抓手,以“童伴之家”为平台,以县级横向联动机制为保障,建立村级留守、困境儿童监护网络。项目实施以来,共投入项目资金200万元,覆盖全县四个乡镇10个村(居),受益儿童达5000余人。
建一个温馨的“港湾”
明亮的室内,各类玩具、绘画用品、体育用品等一应俱全;书架上,各种书籍整齐有序摆放;展示柜上陈列的手工作品,漂亮又精致……
当天,下金厂村的“童伴之家”组织孩子学做五彩汤圆,而位于大坝村委会的“童伴之家”,则组织了一场“消防安全”主题活动,“童伴妈妈”王世琴和消防站的工作人员通过互动游戏、知识问答、演练灭火等环节,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
“我喜欢来这里玩,可以参加各种活动,还能交到很多朋友,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10岁的张荣迪父母长年在深圳打工,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平时回到家会感到孤独,自从“童伴之家”落户大坝村后,她就成了这里的常客,每个月的主题活动从不缺席。
“‘童伴之家’的开放时间每周不低于16小时,寒暑假每周不低于32小时。投入运行以来,这里已经成为了留守儿童的快乐基地。”蒋贵芬说,孩子们喜欢来这里玩,经常到了“童伴之家”关门时间,很多孩子都舍不得离去。大家的喜欢和认同,让“童伴妈妈”们感到欣慰。
据了解,“童伴妈妈”以“童伴之家”为阵地,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面临的亲情陪伴、学习教育、生活保障、心理健康和安全等问题,及时向他们传递温暖。截至目前,麻栗坡县10个“童伴之家”累计开放3390余(次),累计开放时长19900余小时,开展主题活动379次,服务儿童20900余人(次),家长参与1610余人(次)。
点一盏温暖“心灯”
蒋贵芬自己也有两个孩子。谈及参与项目的初衷,她坦言,喜欢与孩子相处的每一个瞬间。然而,当她看到同村的留守儿童因没有父母陪伴普遍较为内向、害羞、自卑时,她觉得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在得知村里的“童伴之家”招聘“童伴妈妈”时,蒋贵芬主动报了名。
“童伴妈妈”的路并不好走。这一点,蒋贵芬刚上任时便深有体会。 经过岗前培训,蒋贵芬正式上岗。她上岗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入户走访,全面摸排,为全村留守儿童建立档案。这样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蒋贵芬没想到换来大家诸多的不理解。
“‘童伴妈妈’是干什么的?”在很多个家庭,蒋贵芬被反问了同样的问题。没办法,她只能一遍又一遍解释,但仍有很多家长一脸茫然地看着她。“对于新事物,接受是一个过程。”蒋贵芬这样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再难也要把它干好。
工作表每天需要更新,每周都要组织儿童开展集体活动,每月开展一次主题活动,每次活动要有简报、图片,有记录。还要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辅导作业,带他们做游戏、参加各种主题活动……这只是“童伴妈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儿童安全和儿童自我保护教育也是“童伴妈妈”的一项重要工作,“童伴之家”不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防性侵、防拐骗、防溺水等安全教育,填补了家庭安全教育的不足。同时,“童伴妈妈”不仅成为儿童权益的保护者,也是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协同监护人,有些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家庭监护能力弱,“童伴妈妈”更是当起了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家庭与学校、村“两委”的联络员,帮助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解决系列问题。
“不仅要让孩子们说话有人听、烦恼有人解、孤单有人陪,更要做连接亲情的纽带,拉近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的距离。”蒋贵芬说,“童伴妈妈”们会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微信群,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近况,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
“这些留守儿童都是我的孩子,我已经离不开他们了。”蒋贵芬说,通过两年多的相处,看到大部分孩子们性格逐渐变得开朗、交到了朋友,就觉得所有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织一张安全的“网”
春暖花开的季节,“童伴妈妈”带着孩子们到户外寻找春天的足迹;端午节、春节,组织包粽子、做糖葫芦比赛,让孩子们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童伴妈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也锻炼了自己。
两年多来,“童伴妈妈”通过精准施策,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实施精准关爱、精准救助和精准陪伴。10个项目村累计回访儿童11700人次,协助115名困境儿童申请低保,协助23名困境儿童申请临时救助,协助7名儿童申请大病救助,协助3名儿童办理残疾证,其他服务10800余人(次),协调181万元资金完成对181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宝贝小屋改造等儿童关爱项目资源,帮助儿童享受福利政策,实现儿童利益最大化。
“‘童伴妈妈’项目,打通了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最后一公里’。”麻栗坡县民政局副局长刘基跃表示,“童伴妈妈”项目具备良好的运行机制和专业的培训管理团队,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体系为高质量开展项目提供了有力保障。麻栗坡县也将凝聚各方力量,有效配置资源,将“童伴妈妈”项目做得更好。
(记者:苏宁 罗明磊 喻传宏 实习记者:余心颖)
(编辑:刘虹 排版:冯明兰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