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云南新闻联播】西畴县:关怀在身边 温暖编织“托举网”

发布时间:2024-12-19 22:29:40  

2024年12月19日

云南新闻联播播发

《【走基层·看一线】文山西畴县:

“一三一四”暖民心(下)

关怀在身边 温暖编织“托举网”》

报道了文山州西畴县创新工作机制

探索“三必到四必访”基层治理的模式

以“小切口”破解群众烦心事难心事

一起来看详细报道

记者付琳:“兴街镇新兴社区是西畴县最大的一个易地扶贫集中搬迁安置点,这个社区里面的424户群众就有418户是脱贫户、监测户,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说这个社区90%以上的群众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说年老体弱、身有疾病等等。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社区,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幅和谐、温暖、融洽的景象。”

西畴县兴街镇新兴社区居民说道:“好过的,生活也好。”

另一位居民开心地说:“像家里面的人,他们挺关心我们的。”

还有居民说:“我觉得什么都满意了。”

居民们口中的家人是一直活跃在社区里的干部,“三必到四必访”开展以来,他们用脚步丈量每家每户,做到了特殊家庭必访,留守家庭必访,长期外出返乡家庭必访,新分户家庭必访。

西畴县兴街镇新兴社区干部陆胜南说:“医疗保险,还有养老保险,他们不会弄,我们就上门去帮他们交。”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驻村工作队员杨朝美说:“如果有大小疾病,一些疑难重症,我们可以帮联系县医院、本院、总院。”

西畴县兴街镇新兴社区干部吴友翠说道:“动态化跟踪,有什么特殊情况要及时上报。”

今年刚上初一的王金酷和高一的姐姐金凤是社区干部重点关注的对象,今年3月和8月,他们的父母相继去世,在最悲痛的日子里,社区干部重新为他们撑起一个温暖的家。

西畴县兴街乡新兴社区党总支书记张维婵与西畴县兴街镇新兴社区居民王金酷:

“今天老师在群里面发了一张本次开运动会的照片,你获得了一张奖状。”

“我现在进去拿来给你看。”

“好的。”

西畴县兴街乡新兴社区党总支书记张维婵对王金酷说:“太棒了,太棒了,给你一个赞,要继续加油!”

西畴县兴街镇新兴社区居民王金酷表示:“去学校那天,他们还跟我一起去,帮我报名,还带我转了一圈学校,他们就像我的父母一样帮助我,照顾我。”

西畴县兴街乡新兴社区党总支书记张维婵说:“不管他是学习生活还是各方面有什么问题,都是我来跟老师对接。”

目前西畴县已建成了333支必到必访小分队,全县11000多名党员干部、村社区“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网格员、五老人员、人民调解员等都是小分队的成员。

西畴县兴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郑睿介绍:“通过开展走访工作,可以让基层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掌握这些家庭的状况,结合实际落实各项惠民和救助政策,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西畴县委常委 政法委书记蒋俊林说:“我们主要是通过全面走访、摸清底数、精准研判、包保落实、提级办理‘五步走’,实现了矛盾纠纷和民生诉求闭环管理,最终实现群众急事有人帮,难事有人办,愁事有人管,烦事有人听,怨事有人疏。”

自2022年底探索创新“三必到四必访”工作机制以来,西畴县已走访群众5万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1200余个,协调解决群众困难4000余个。以及时暖心的“必到必防”织密了群众困难有人帮、矛盾有人解的“托举网”。

记者手记

“三必到四必访”,一个“三”一个“四”,简简单单的两个数字,凝聚的是全心全意为民的真心。“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只有把老百姓装在心里,听民意、应民声、抚民心,基层治理的根才能扎得深,扎的实;只有贴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让温暖直抵民心,才能赢得来信任,守得住人心。

(云南台:付琳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记者:卢朝学 董昊鑫)

(编辑:刘虹 排版:张振飞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