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小小“服务站”撬动边疆“大平安”
发布时间:2025-01-15 11:25:49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文山公安边境管理支队聚焦辖区务工经济发展需求,以新型警务理念为先导,以专项行动为实践路径,试点建立并在边境辖区全域铺开“党委领导、政府统筹、站所协同、群众参与”的“乡办村站”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站,破解了外出务工人员流动大的治理难题,不断丰富和完善新形势下基层治理格局。专项行动以来,依托服务站摸排、服务返乡人员3万余人次,收集返乡人员诉求建议132条,摸排化解矛盾纠纷70起,发布提示1564次,解决各类困难问题300余个。
文山边境辖区在外务工人员占比近三分之一。因人员流动大、务工地分散、多地分居等情况所引发的劳资纠纷、家庭纠纷、婚恋纠纷多发高发。文山公安秉持警务前置、保障发展、靠前服务的理念,全方位做好返乡人员服务管理。
主动搭台,靠前服务。以“平安边境”建设为抓手,依托综治中心成立10个乡镇级外出务工人员服务办公室,制定并规范运行《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办法》。同时,村委会成立由村主任兼任站长,社区民警、驻村干部、村组干部为成员的返乡人员服务站,构建起“乡办村站”服务模式,实现24小时全天候“网上+网下”暖心服务。
优化机制,高效运行。针对就业渠道窄、权益保障滞后、矛盾纠纷易发的实际,服务站结合实际将政策咨询、权益维护、职业介绍、出行服务、纠纷排查、家庭帮扶6项内容作为工作重点,并配套建立出行返乡报备、信息员报告、联合研判、走访见面、联动处置、温馨提示等6机制,构建出行、就业、返乡全环节的服务保障闭环。
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始终坚持在做实做细服务保障工作上发力,通过探索建立服务站、拓展云端服务、创建理事会、召开现场会等方式不断提升服务质效。截至目前,先后推送4批返乡人员名单指导精准服务。
坚持在解决务工人员最关心、最直接问题上下功夫,联动服务站根据务工人员实际情况,开展“送温暖、送法律、送政策”活动。
破解就业出行难题,实现安全暖心“行”。依托服务站推动党委政府牵头提供就业政策、招聘信息,并帮助建档立卡脱贫群众乘坐交通补贴返岗专车,确保外出“一路畅通”。各检查站设置爱心服务岗,开展“一杯温水、一份提示单、一句祝福”三个一活动,让出行更暖心。
破解就业分居难题,实现离乡不离“家”。常态化走访了解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生产生活和学习情况,并建立档案动态服务管理,依托“阳光活动”,将留守未成年人纳入“少年儿童之家”“七彩假期”等公益活动范围。同时,通过微信视频实现在外人员与留守老人、子女“面对面”云交流云团聚,让外出务工人员离乡不离“家”。
破解就业返乡难题,实现返乡欢心“归”。针对劳资纠纷、家庭纠纷、婚恋纠纷等实际,联动服务站对返乡人员开展全面排查,并第一时间上门见面走访,及时提供法规政策咨询,强化“遇到矛盾找法、化解矛盾用法、维护权益靠法”法治意识,坚决将问题隐患遏制在萌芽、消除在源头。
针对人口跨省跨地州流动带来的治理难题,联动服务站盯牢各环节风险点、矛盾点,全覆盖补齐警务工作短板和风险管控盲区。
突出社会面防范质效。针对岁末年初人员聚集多、流动大,酒后滋事、交通违法、聚集赌博易发多发问题,联动服务站制发《致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的一封信》20000余份,发出安全文明返乡倡议。同时,结合年终婚嫁喜事、“杀猪饭”以及花山节等聚集活动,联合服务站人员到聚集点开展事前预防宣传、劝导,联动16支义警队强化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巡逻防控,最大限度压降违法犯罪发生。
提升矛盾点排解能力。针对“债务、劳资、婚恋、邻里”等易发的矛盾纠纷,发挥信息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依托服务站开展群联互动线上“排”,见面走访线下“摸”,实现多维度排查。同时,指派39名民警进入乡镇和村委会两级综治中心担任副主任,联动综治中心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开展联合调处。
构筑风险点管控闭环。认真落实矛盾风险以及重复警情研判机制,建立联动机制,在人员返乡后及时推送当事人思想动态、现实表现、活动轨迹,由服务站主动贴靠开展走访稳控工作,有效防止矛盾风险“两地传”,推动实现“民转刑”“刑转命”以及个人极端暴力案事件“零发生”。
(来源:文山州公安局)
(编辑:唐雪娇 排版:冯明兰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