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剥隘镇坡芽村:团结之花处处绽放 民族之情源远流长
发布时间:2025-01-20 17:45:52
“哎,亲友们,大家听党话,群众跟党走,哪家有事大家帮,我们用心来拥护,咧,亲友们……”走进富宁县剥隘镇坡芽村,悠扬的壮语歌声在村里荡漾。坡芽,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壮语地名,意即“山花烂漫的地方”,地处富宁县剥隘景区内。坡芽村里清一色的干栏式建筑,房屋墙体由浅黄色的黏土垒成,翠绿色的竹子、芭蕉和菜畦散布于房前屋后,美丽而静谧。
坡芽村全村有65户326人,均为壮族。十多年前,这里偏僻闭塞,交通不便。如今,坡芽村进村公路四通八达,成了环境整洁优美、宜居宜业的秀美村庄。近年来,地处大山深处的坡芽村,又因“坡芽情歌”而被世人知晓,成为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剥隘镇党委、镇政府结合坡芽村独特区位优势,以把坡芽村建设成为“县城后花园”为总目标,将发展特色产业与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通过大力改善乡村环境,发展旅游项目,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该村先后获得省级、州级文明示范村和云南文化传承示范村、全国民族团结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突出党建引领,谋民族团结进步之策
“坡芽村通过党建引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我们的党员不管是产业发展还是生产生活都起到带头作用,带领村民维护村容村貌,凝聚了党心、民心,架起了各族群众的连心桥。”坡芽村党支部书记农建斌说。坡芽村坚持把基层党建与民族团结协同发展、共同进步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打造“组织强、乡村美、群众富”的村寨为着力点和努力方向,带领群众开展“改房靓村、产业带富、就业助富”等行动,走出一条强村富民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走进坡芽村,村巷整洁,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植掩映,排水沟渠修砌整齐,一幅美丽乡村的画面呈现在眼前。从基础设施改造到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该村一直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以党建促凝心、以稳定保发展、以团结谋致富,推动坡芽村各方面工作齐头并进。坡芽村党支部高度重视基层党建与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坚持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以及“学习强国”、云岭先锋APP等平台为载体,通过学文件、听讲座、看视频、写心得等方式,组织村内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强化对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同时,结合村民小组、党支部、地域范围等因素,将坡芽村科学划分网格,构建一张集党建宣传、网格服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服务网”,发动党员干部、乡贤能人、网格员、志愿者等先锋力量,开展“网格联户”走访服务工作,有效凝聚党心民心,架起各族人民群众“连心桥”。
突出基层治理,铸民族团结进步之基
坡芽村以补精神之钙、强民族自信、强致富能力、强乡村治理的“一补三强”工作为抓手,多方联动协调,共建共享,构建“高位推动系统化、协同共治多样化、纠纷化解多元化、服务管理精细化”的治理工作格局。着力推动民族事务管理与现代乡村治理“双轨合一”,组建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4个村民自治组织,聚焦各族群众身边的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困难帮扶等“关键小事”,通过议村事、调矛盾等形式,引导各族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共建团结和谐坡芽。将民族宗教事务纳入基层网格管理体系,认真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及宪法学习,推行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建设,坚持一月一排查、一季一研判的排查机制,网格员通过走访入户、记录民情日记等方式,及时了解群众诉求,高效精准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坡芽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机制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予以开展,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儿童之家、志愿服务队等阵地,以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群众会等为契机,向村民群众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创建意义。把民族团结进步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文明家庭和道德模范等评选评比,促进优良家风、新型民风形成。同时,以壮族民族特色节庆为契机,开展“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乡村民俗大展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用高质量、接地气、有特色的文体活动,托起坡芽村精神文明创建新高度。
突出文旅融合,行民族团结进步之举
坡芽村将坡芽文化和生态休闲农业相结合,全村发展甘蔗1120亩,油茶465亩,芒果1250亩,以“基地+公司+农户+示范”的发展模式,围绕自身产业特色,结合农村电子商务,为传统产业转型和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空间,也为坡芽村增添了一道亮丽吸引人的自然景观。积极探索文化与旅游高度融合道路,建成以传习馆、体验馆、老人亭等为代表的民族团结宣传阵地群,凝练形成一条民族文化宣传教育参观培训路线,依托“田园课堂”,讲好“坡芽故事”,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通过整合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及上海援建项目资金,充分利用丰富的热区资源,采取扶持发展与自行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加上保留完好的乡貌、乡音、乡情以及美食,全力发展农业观光游和休闲乡村游,切实让游客能够感受坡芽美景、聆听坡芽山歌,观看壮剧表演,品味壮家美食,实现游览在坡芽、美食在坡芽、休闲在坡芽、度假在坡芽、娱乐在坡芽。
农建斌是坡芽村民小组的党支部书记,他也会唱“坡芽情歌”。他说:“坡芽村因为有‘坡芽情歌’,所以才被外界知晓。”2013年,坡芽村被列入省级民族文化特色村规划建设,在保持原有壮族特色民居的基础上,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经过几年的建设,坡芽村的基础设施、生活环境得到优化,成为全国文明村,并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第二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和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
在坡芽村,人们可以看到根据《坡芽歌书》上的图画文字月亮、双生笋设计的极具民族风情的寨门,可以远眺掩映在竹林、芭蕉林深处的壮族民居,可以看到壮家儿女演唱“坡芽情歌”的美丽墙画,可以到坡芽传习馆聆听优美动听的坡芽山歌,还可以在坡芽垂钓、品味壮家美食。
突出文化传承与保护,铸民族团结进步之魂
坡芽歌书是2006年富宁县对全县壮族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时在剥隘镇坡芽村发现的,并在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以原始的图画文字将壮族情歌记录在土布上的民歌集,共有81个图案,每个图案代表一首情歌,壮族歌手称之为“布瓦吩”。
为充分发挥坡芽歌书国家级、省级、州级传承人“传帮带”作用,在剥隘镇中小学积极开展“坡芽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村内常态化开展“坡芽情歌对唱”活动,让广大青年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文化遗产,并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得到全方位、多角度的参与和学习,提高坡芽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县域内,以坡芽为中心辐射到全县各个角落,在县城、乡镇组织坡芽山歌比赛,鼓励倡导更多遗产地群众参与到坡芽歌书的传承和发展中。同时,与文山学院建立研究和传习合作框架,并在县民中、县二小等中小学组建坡芽合唱团演唱和传承坡芽歌书。如今,在富宁县形成了时时能倾听壮族山歌、人人都能传承壮族文化、处处能体验壮乡柔情的浓厚氛围,很好地辐射和带动了云南、广西等周边地区壮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为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坡芽文化,2006年9月成立了富宁坡芽歌书保护与开发小组,并组建“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编委会对坡芽歌书进行翻译整理,《坡芽歌书》于2009年3月在北京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2011年完成了坡芽文化品牌商标的注册,2024年11月,《坡芽歌书 文字之芽》电子版上线。组建了“坡芽歌书山歌队”与坡芽歌书合唱团,在云南省第三届青年歌手电视大赛、“歌声与微笑”合唱先锋栏目比赛、第九届世界合唱比赛等比赛活动中一鸣惊人,荣获冠军;坡芽歌书合唱团在2017年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分别在北京、昆明等15个大城市进行20余场巡演,并在2018年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一路的成长,使坡芽歌书成为云南著名、全国闻名、世界知名的文化品牌。
“平时我们村民在一起,唱坡芽情歌、演壮剧,大家共同一心,才能唱出这一调动人的坡芽情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坡芽情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农丽英说。最强大的力量,是齐心协力;最有力的举措,是凝心聚力。现在的坡芽村,一幅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记者:杨月波 实习记者:陈才艳)
(编辑:刘虹 排版:张振飞 责编: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