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新文山 新实践】认真答好“三年后农民增收靠什么”富民答卷

发布时间:2025-01-22 10:32:16  

认真答好“三年后农民增收靠什么”富民答卷

何昌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省委王宁书记指出,围绕农民问题,重点是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这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必须坚持一切为了农民增收、一切围绕农民增收,千方百计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砚山县按照“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抓工作“三部曲”,深入调研,充分挖掘,分析论证,认真回答好“三年后农民增收靠什么”富民答卷。

发展现状

近年来,砚山县抓实产业,促进就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2024年,全县完成粮食播种112.3万亩、玉米制种3.7万亩、蔬菜种植26万亩、辣椒种植55.2万亩、烤烟种植13.1万亩、水果在园面积13万亩(蓝莓种植1.57万亩)、小黄姜种植5.8万亩,生猪出栏20万头、肉牛出栏8万头、山羊出栏10万只、家禽出栏278万羽。全年预计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88元,同比增长8%。

下步增收措施

未来三年,砚山县将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抓住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措施,聚焦“三大经济”,按照“一产特、二产强、三产活”的发展思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充分挖掘农民增收潜力。到2027年,全县预计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万元以上,年均增长8%以上。

做特做精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

围绕粮食、辣椒、蔬菜、水果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科技推广,提高产出效益,筑牢农业发展之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壮大蔬菜产业。以建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为抓手,依托全省“一县一业”蔬菜示范县和产业集群等项目规模化发展蔬菜产业。到2027年,新引进蔬菜企业15户以上,新增蔬菜基地3万亩,新增土地流转收入4000万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6000个,新增工资性收入2.4亿元以上。

壮大玉米制种基地。以省级种业基地建设为契机,采取“蔬菜+玉米制种”轮作模式,推动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壮大。到2027年,新增蔬菜基地玉米制种8700亩,提供临时用工7万个,新增务工收入1000万元以上;新建玉米制种基地4300亩,新增土地流转收入550万元以上,提供临时用工3.5万个,新增务工收入500万元以上。

壮大小黄姜产业。加快推进小黄姜产业园建设,实现小黄姜就地加工转化,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逐步扩大小黄姜种植面积。到2027年,新增4000户农户种植小黄姜4.2万亩,新增经营性收入3.3亿元以上,新增务工收入9500万元以上。

壮大蓝莓产业。依托光筑集团、拜瑞公司等蓝莓种植企业,加快建设小浆果加工中心,逐步扩大蓝莓种植基地。到2027年,新增蓝莓种植面积4300亩,新增土地流转收入560万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170个,新增工资性收入930万元以上;提供临时用工14万余个,新增务工收入2100万元以上。

壮大养殖产业。生猪产业方面,积极推动正和牧业等生猪养殖重点项目达产满产,引进生猪养殖企业2个以上,培育3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300户。到2027年,生猪企业新增就业岗位300个,新增工资性收入1500万元以上;养殖大户新增经营性收入5000万元以上。牛产业方面,认真落实2024年全省牛产业现场推进会精神,大力实施牛产业增量提质项目。到2027年,全县建成奶牛养殖场1个、肉牛养殖场2个、20头肉牛养殖大户150户,新增就业岗位200人,新增工资性收入1000万元以上;每年新增肉牛出栏2万余头,新增经营性收入2亿元以上。山羊产业方面,积极推广“云岭黑山羊”养殖,增加养殖户收入。到2027年,全县新增50头以上山羊养殖大户300户,每年新增肉羊出栏1.5万只,新增经营性收入3000万元以上。禽蛋产业方面,抓好智能化蛋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扩大鑫农鑫、云砚、丰牧等蛋鸡养殖场规模,推动禽蛋产业集群发展。到2027年,全县新增蛋鸡养殖30万羽,新增就业岗位50个,新增工资性收入250万元以上,新增经营性收入2000万元以上。渔鱼产业方面,盘活坝塘、池塘、稻田等资源,大力发展渔鱼养殖。到2027年,全县新增稻鱼养殖2000亩,新增经营性收入500万元以上;盘活坝塘、池塘3000亩,新增水塘、池塘流转收入180万元以上,新增经营性收入750万元以上。

坚持科技赋能。粮食产业方面,积极整合新品种、新技术、机械化等生产资源,提升玉米单产,增加粮食产量。至2027年,玉米单产提升种植20万亩以上,每亩增产35公斤,新增农民收入1800万元以上。辣椒产业方面,推广滴灌技术,节约种植成本,提高亩均产量。到2027年,推广辣椒滴灌技术10万亩以上,每亩增收540元,新增农民收入5400万元以上。烤烟产业方面,抓好烤烟标准化种植,推广电能烤房建设,提升烟叶亩均产值。到2027年,全县每亩烤烟增收250元,新增烟农收入3200万元以上。三七及万寿菊产业方面,推广水肥一体化喷灌、合理密植等技术,推动立达尔、金七药业等企业新增生产线投产达产,提高亩均产量,稳定产品价格。至2027年,三七每亩增收750元,新增经营性收入3000万元以上;万寿菊每亩增收390元,新增经营性收入8600万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200个,新增工资性收入500万元以上。

砚山县阿舍乡群众在采摘万寿菊

充分挖掘林业产业潜力。创新“林业企业+种养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打造“渝隆种植养殖”“林润农业”等一批示范基地,带动更多企业发展林下经济。到2027年,培育林下三七种植企业3户、林下中药材合作社3个、林下养殖合作社3个,发展林下产业2万余亩,新增林地流转收入1000万元,新增经营性收入4000万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新增务工收入4000万元以上。

做大做强新型现代化工业,拓展农民增收新路径

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建成千亿级产业园区为目标,强化资源资产盘活利用,全力推动绿色铝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和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不断延伸铝产业链条。聚焦建成“中国绿色铝谷”核心区,坚持招大引强,强化要素保障,完善基础配套,推动签约项目早落地、在建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产,加快铝水100%就地转化和铝材精深加工进程,推动绿色铝产业集群发展。到2027年,新投运铝产业及配套项目11个以上,新增就业岗位4000余个,新增工资性收入2.2亿元以上。

盘活园区资产资源。强化停产企业清理腾退,盘活园区闲置厂房,引进一批小微企业发展纺织、服装、家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密封胶、精炼剂等绿色铝配套企业。到2027年,盘活园区厂房5万平方米以上,新增小微企业30户以上,新增就业岗位1500个,新增工资性收入8000万元以上。

拓展工业经济增长点。聚焦子马片区功能布局和2618亩未开发土地,抓实招商引资,补齐功能短板。到2027年,确保水晶科技示范园、三七科技产业园等项目投产达产,新增落地建成项目6个以上,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新增工资性收入1.6亿元以上。

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主动服务好牧隆锰业、斗南锰业、普阳煤化工等企业技改项目,盘活一批停产半停产企业,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到2027年,新增就业岗位300个,新增工资性收入1500万元以上。

做活做优现代服务业,开辟农民增收新赛道

立足产业转型和居民消费需求,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旅居消费等新业态,推动资金流、信息流、商贸流向砚山聚集,激活城乡发展新动能,开辟农民增收新赛道。

做活旅游产业促农增收。依托砚山气候、交通、民族文化、宜居环境等优势资源,按照“一核两带”发展思路,以砚山县中医康养中心为核心,带动城镇和乡村旅居产业协同发展。到2027年,全县培育文旅龙头企业2家以上,新增专精特新文旅企业10家以上,建成旅居村10个以上、田园综合体10个以上,新增经营性收入3500万元以上;新增直接从业人员500人、间接从业人员2000人,新增工资性收入6500万元以上。

打造蓝莓小镇示范带动农民增收。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探索“产业+就业+联农带农富农”新机制,将平远蓝莓小镇打造成为集“产业、就业、旅居”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到2027年,发展庭院蓝莓300户,新增农民经营性收入1500万元以上。

以招“小商”带就业促农增收。围绕绿色铝、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大力发展小微企业,丰富“衣食住行”业态,全面激发市场活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到2027年,引进“小商”项目40个以上,新增就业岗位4000个,新增工资性收入1.6亿元以上;净增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2000户,新增经营性收入9.6亿元以上。

(作者为中共文山州委常委、砚山县委书记)

(编辑:唐雪娇 排版:张振飞 责编: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