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网络中国节•春节丨品广南壮族“马脚杆”粽粑,感受春节别样年俗
发布时间:2025-01-23 15:11:11
春节将至
在壮族聚居的广南县
处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
而最热闹的
当数广南壮族群众
包“马脚杆”粽粑的场景
“马脚杆”粽粑因外形像马脚而得名,是壮族同胞在过春节时必做的美食。
春节前夕,走进广南县莲城镇端讽社区土锅寨村小组村民罗保兰家中,一进门便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六七名壮族妇女手中都在不停忙碌着,有的在仔细挑选粽叶,有的则熟练地将稻草剪成合适的长度,为制作“马脚杆”棕粑而做准备。
制作“马脚杆”粽粑,要选用上好的糯米,再将挑选好的苏子秆收集起来进行焚烧,让苏子秆充分燃烧,直至化为细腻的草木灰。接着,让糯米均匀地裹上草木灰,原本洁白的糯米逐渐染上深邃的黑色,便可将糯米倒入油锅中,加入草果粉、盐等进行翻炒,炒至香味四溢便可盛出备用。
事先准备好的粽叶经过浸泡、洗净后,变得柔软且富有韧性。包棕粑时,取两片粽叶,放入适量炒制好的黑米,然后将粽叶折叠、包裹,用稻草将粽粑紧紧捆绑,每一圈稻草都要缠绕得紧密而均匀,确保粽粑在煮制过程中不会散开,也不会进水。
用了一上午的时间,满满一大锅“马脚杆”粽粑全部包完,再用大锅、土灶煮上7-8个小时,棕粑便出锅了。新鲜出炉的粽粑冒着热气,罗大姐用最传统的方式——谷草切割法,切割开了一个“马脚杆”粽粑,顿时香气扑鼻。趁着刚出锅尝上一口,油而不腻,糯而不黏,满嘴鲜香,回味无穷。
“我们壮族逢年过节都要吃粑粑,过年每家每户都要包壮族‘马脚杆’,亲朋好友大家都一起包一起吃,高高兴兴过大年。”广南县莲城镇端讽社区土锅寨村小组村民罗保兰高兴地说道。
(广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许文娟 罗睿)
(编辑:李娟 排版:向传帅 责编: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