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弘文书院创始人走进直播间,谈古琴与书法的推广传播
发布时间:2025-01-24 14:51:45
他以非遗传承人的身份
将古琴与书法努力推广传播
他协同文山市图书馆
开展读书会阅读分享活动
扩大全民阅读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他就是弘文书院创始人黄代超
1月23日下午,文山弘文艺术培训学校有限公司(弘文书院)创始人黄代超,走进文山州融媒体中心综合广播《文山故事》访谈节目直播间,讲述他如何传承与推广非遗文化的故事。
直播中,黄代超首先介绍了自己的工作经历。“我最初从事的是银行工作,干了26年,而且做得非常好,是总行和省行人才库里的后备干部。2010年辞职后创建了文山文升商贸公司,经营着酒楼、游泳馆、健身房等,2019年开始做书法培训工作。”
谈到创建弘文书院的初衷,黄代超表示,最初的想法是搭建一个文山州书法家协会和文山市书法协会的交流平台。“那是2018年初的某一天,文山州书法家协会和文山市书法协会的几个理事会成员在一起交流,谈到了书法爱好者聚会和交流平台的问题,于是,在几个朋友的怂恿下,我投资创建了弘文书院。为了让弘文书院能够正常运行,所以就开设了书法培训的项目。当初确定的培训对象主要是成人,然后才是学生,但现实很无奈,弘文书院最终还是以教培机构的形式才得以生存。”
弘文书院作为文山州、市书法家协会及文山州古琴协会的活动基地,也是云南印社创作活动基地,中国书法家协会授权文山州唯一州级考点,是集书法、篆刻、绘画和古琴等艺术传习的专业平台。
“我喜欢书法和古琴的时间应该很早,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受外公的影响很大,算是启蒙吧。学古琴的时间也就七八年吧,学书法的时间很长了,可以说是有几十年了,但真正下功夫,是在从事自由职业以后,近十年里的长进最大。”黄代超谈起为何喜欢书法和古琴时说。
黄代超表示,书法和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大瑰宝,是华夏文明对视听审美的高度呈现。书写节奏和弹拨节奏,章法布白与音符留白,那是中华文化富有内涵的体现。“二者相通的地方很多,但却是不同领域的艺术,所以,二者的联系与相通,实际还是精神层面的一致性。书法与古琴属于慢节奏的艺术,千年以来,不管社会如何变化,它们都一直被世人肯定着,并默默地传承着。”
“书法和古琴都是不归路,爱上了就只有一往无前,这种爱不一定是痴迷,只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哪怕不练书法不弹琴,这种爱也可以存在,很多时间不自由的人就是以这种方式去喜欢,多看多听,一样是对自我的修炼。”黄代超感悟道。
“弘文书院创建的初衷是交流平台,天生具备传播功能,并长期开展书法、古琴培训,吸引传统文化爱好者前来学习和交流。虽然是以培训机构的形式出现,但这本身也是一种宣传。”黄代超表示,弘文书院不仅传授技艺,更注重传承文化精髓和内涵,每一次活动、每一次培训,都是对中华文化的深情致敬。
弘文书院为文山州文联、文山市文联等单位提供专业的支持,更持续为文山州文化馆举办公益书法培训班,促进书法艺术的普及传播,为文山地区的文化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黄代超介绍,弘文书院固定的活动主要有:州古琴协会两年一次的雅集、文山市书协一年两次的书友交流会、两年一次的临创展评审会以及州书协不定期的看稿会、州市文联组织的各类书法评审等,这些活动对文山地区的书法和古琴艺术推广,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记者:廖志文)
(编辑:李娟 排版:向传帅 责编: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