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凝聚桑梓情 共筑家乡梦 ——“智汇文山·菁英相约”2025年文山籍优秀大学生座谈会侧记
发布时间:2025-01-24 17:14:15
月光所照,皆是故乡;双脚所踏,皆是生活。
“我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文山人,是这片土地养育了我,让我有走出大山学习的机会,如今学成归来,看到文山越来越好,心中满是激动和期待!”1月23日,“智汇文山·菁英相约”2025年文山籍优秀大学生座谈会举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31名文山籍优秀大学生代表汇聚一堂,围绕家乡的发展和自己对未来的规划探讨交流。
会前,文山籍优秀大学生代表到文山州第一中学和文山市第一中学参观,并与两校学子进行交流,随后参观了文山州四大产业中的绿色铝、三七、康养文旅发展现状,纷纷表示对家乡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和飞速发展感到自豪和欣慰,同时,也结合自身所学为文山的产业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来自云南师范大学的高焕青认为,文山州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在文旅发展方面应该更加重视“爆款”的宣传和打造。“我认为在文旅方面还应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在更多媒体上进行宣传,让外面的人也能够有更多渠道认识文山、了解文山。同时希望对文山州的旅游路线进行统筹规划,完善基础设施,让文山州境内的旅游资源形成一个整体,方便游客游玩。还要激发文化的内涵,结合自身特色开发具有新意的文创产品。”高焕青说。
“绿色铝产业发展方面,我们应该从原料端入手,针对铝土矿进行有机化的开采,对于开采后的采空区如何进行保护也应该着重思考。在产区链接方面,希望文山州能与开设冶金专业的院校进行合作,产学结合,从而达到生产的提质。”对于文山州绿色铝产业发展,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陈美亮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来自华北电力大学的张剑帅针对文山州三七产业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首先要规范个体户的种植和加工,在产品制造和销售方面需要严格把控,提高文山三七的信誉。还应加大对三七产业人才的引进,对三七产品的提质增效贡献力量,打造高端定位的三七产品。
“今天,我们带着大家切身感受了家乡绿色铝、三七、康养文旅的快速发展,让大家围绕产业发展进行了头脑风暴,组织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大家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同时也希望借此机会,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文山籍大学生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州委常委、州委组织部部长陈治说。
最美不过故乡景,最浓不过故乡情。文山的人才引育力度、温度和发展红利,让参会的文山籍大学生们倍感温暖的同时,也让他们不禁思考,该为家乡做些什么,能为家乡做些什么?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杨薇,目前是一名地理科学师范专业的大三学生,作为一名师范生,她认为她的主要任务就是成为一名尽职尽责的老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通过组织各种地理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走出课堂,走进家乡,了解家乡的发展需求,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个人,我将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宣传文山的旅游资源和产业特色,向外界展示文山的美丽风光,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文山、了解文山。”
武汉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马永明表示,自己即将毕业,站在人生新的路口,是选择继续进高校走科研之路,还是回到家乡开启新的征程,正在思考之时,他看到了文山州党政干部储备人才校园宣讲会,从此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回到家乡,建设家乡。
“通过多次聆听州领导关于人才招引的政策以及与更多前辈们切身工作的交流,我深刻感受到州领导对于人才的‘求学若渴’和相对完善的政策支持,使我这个背井离乡求学的学子真切感受到了来自家乡的关心和关爱。回到家乡后,我将尽我所学,为家乡的发展尽绵薄之力。”马永明说。
功以才成,业由才兴。文山,正在努力打造一流的识才用才工作环境、引才聚才政策环境、留才厚才生活环境、爱才敬才文化环境;文山,正在为各类人才创业就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平台、事业平台和发展平台;文山,正成为各类人才创业兴业的沃土、热土、乐土。
“今天的文山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蝶变时期,这里有十百千万的产业体系,人才施展身手的舞台将比以往更加广阔!同时也有相对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和安身安心的人才礼遇,欢迎大家来文山,我们共同奋斗拼搏、建功立业。”陈治向广大青年才俊发出诚挚邀请。
(记者:刘梅 实习记者:陈才艳)
(编辑:刘虹 排版:向传帅 责编: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