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守正创新强基础 凝心聚力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山州社会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5-01-26 16:05:50  


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什么要加强社会工作、怎样加强社会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文山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落实中央对社会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抓好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凝聚服务群众工作,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凝聚在党和政府的周围,不断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全州社会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新”心向党聚合力助发展

走进云南七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扎根边疆、心向中央,拥护核心、心向北京”16个大字熠熠生辉;在马关县大嘎吉村,文山州第八天青少年事务社会服务中心的社工们蹲下来和留守儿童快乐交流;“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参加州民营企业行业发展协会和异地商会党建联建共建活动的党员正在重温入党誓词;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三轮车上“文明创建、人人参与,文明成果、人人共享”的标语格外醒目……

一幅幅场景,昭示着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顺势而为,积极探索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有效途径,推动新兴领域党建提质增效,不断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全州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66.27%,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92.65%。同时,坚持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不断提升“两个覆盖”质效,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发挥。

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完善。201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2013年,州县两级党委“两新”工委相继成立,全州先后成立43个行业党委(支部),党的工作触角得到延伸。制定“两新”工委工作规则、明确委员单位及工作职责,并经2次修订及调整优化,制定选派党建指导员、联系点制度、助力乡村振兴、加强行业党委规范建设若干措施等文件,逐步形成“四共四联”(即落实共抓、数据共享、示范共创、品牌共建,实现文件联发、会议联开、调研联动、重点工作联推)工作思路。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群团组织覆盖、选派党建指导员、流动党员到社区报到等方式,“两个覆盖”基础不断夯实。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取得重要进展,“政府助手、行业推手、企业帮手”作用得到发挥。州县两级社会工作部门专门明确负责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内设科(股)室及职能职责,行业党委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形成组织部门宏观指导、社会工作部门归口指导、行业管理部门具体推动、群团组织加大组织覆盖力度的工作格局,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等系列重大问题的破解取得重要进展。

方法路径更加务实有效。重点在行业领军人才、管理人员、片区负责人、网点负责人、业务骨干中发展党员,新兴领域发展党员近2600名。抓住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党务工作者、党员四个“活力因子”,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分级培训。做好“三培养”工作,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业务骨干培养成管理人员。落实调研制度和联系点制度,“办证难”“办事难”等企业关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深化党建共建联建,围绕阵地联用、活动联搞、信息联享、服务联抓、质量联升的目标,将各个行业内单独的党组织串联成线、拓宽成面,建立起社会组织党组织互帮互助、发展共赢长效机制。强化典型引路,树立了一批“党建强、发展强”的“双强型”组织。

州民营企业行业发展协会与异地商会党建共建联建——重温入党誓词。

服务引导更加用心用情。通过开展沉浸式调研、举行座谈会等形式,常态化收集新就业群体意见建议。建成新伙伴服务阵地160个,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歇脚、纳凉、充电、喝水等暖心服务。成立“村播学院”8个、培育了一批农特产品带货主播,助力“文品出山”,全州网络销售蓬勃发展。围绕“停车难”“上楼难”等问题,划定骑手专用车位,积极推进“骑手友好社区”建设。开展节日慰问活动,加强对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上楼入户等贴近群众优势,一批骑手小哥成为社情民意信息员、食品安全监督员、文明创建宣传员。广大“两新”组织积极支持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开着爱心送考车的司机、载着腾腾热饭的外卖骑手、“使命必达”的快递小哥……党员红旗车、党员先锋岗……越来越多的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生活,让文山更有温度、更具活力。

社会工作部联合工会组织慰问新就业群体。

党建引领强根基增效能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政权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所在。“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文山州紧密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始终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从多个维度深入探索基层治理模式,全方位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战斗堡垒”坚固有力。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把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作为加强基层治理的总抓手,在州县党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精准把握基层治理方向,形成强大治理合力。全州104个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制定清单,抓好169个重点村(社区)工作。推行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度,在全州选聘495名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搭建各类社会力量融入城市党建、参与城市建设、共享城市文明的新平台。加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8县(市)95个社区全面建立社区专职工作者“三岗十八级”岗位等级序列。共招聘509名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担任基层治理专干,充实基层治理队伍。

文山市新平街道新安社区党委为兼职委员颁发聘书。

减负赋能可感可及。聚焦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扎实开展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工作,村级摘除牌子3761块,清理规范工作群1524个、合并工作群865个、解散工作群366个,规范不应由村级出具的证明事项259项,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巩固和扩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瘦身提质”成果,经验做法成为全省2024年减负增效第一批先进典型事例。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大力推广“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等经验做法,建立乡镇(街道)职责准入制度,积极推进乡镇(街道)权责清单动态调整,确保乡镇(街道)权责一致、资源和事权相匹配。

“三治融合”出新出彩。全面推广村级共建理事会工作机制,聚焦乡村建设、乡村产业振兴、乡风文明建设等工作,按照“组织共同建、需求共同提、资源共同筹、服务共同做、标杆共同争”的方式,全州1016个村(社区)共组建村级共建理事会679个,覆盖率达66.83%,实现乡村建设主体由“政府”转变为“群众”、工作局面由“政府要我干”转变为“群众我要干”、工作机制由“政府大包大揽”转变为“政民合力建管”。推行“三必到四必访”工作机制,切实做到问题发现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落实工作在一线,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全省提供了“文山案例”。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突出重点地区、重点群体,用身边案例分类普法、精准普法,增强群众法治意识,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2023年以来,全州开展法治宣传836万场(次),重点群体普法3次以上,用2年时间完成过去12年的普法量。十万人命案发案率低于全国平均值。2023年,万人刑事发案率降到27.5,成为全省犯罪率最低州市之一。采取“一强三明七进”(即社区党组织强,人员底数明、存在问题明、办法措施明,创新机制实现服务驿站、供销便民服务、群众说事、人民建议征集、院坝协商、志愿服务、法律咨询服务进小区)模式,探索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治惠”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畅通社区治理的“最后一米”。选聘思想素质好、群众口碑好、能力素质强、服务意识强的1642名优秀人才作为“名誉村长”,共引进发展资金1700万余元,带动1500余人就近就业,为580余个村庄规划提供可行性意见建议1000余条,注入乡村振兴新动能。村级党组织积极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消防救援部门全程技术指导,群众投工投劳、自筹资金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消防入户”工作,筑牢消防安全“防火墙”。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家庭家教家风“三家一体”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发挥德治教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教育引导作用,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来激励和引导群众,用德治力量为社区治理“加码添力”。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治惠”社区建设——志愿服务进小区活动。

凝聚服务解民忧暖民心

信访工作法治化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近年来,认真贯彻执行《信访工作条例》,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切实扛牢“为民解难、为党分忧”政治责任,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深入矛盾和问题集中的地区接访下访、包案化解信访案件,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常态化,及时就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近三年来,全州共受理办理信访事项1.4万件,州、县(市)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接待信访群众2746批5269人次,推动解决信访问题2262件,领导包案化解信访案件173件,群众合理利益诉求得到依法有效解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西畴县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麻栗坡县、广南县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全州有7个乡镇获评“全省信访工作示范乡镇”,文山市、广南县获评全省“如家信访窗口”。

人民建议征集渠道不断畅通。开展好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是党领导下的社会工作凝聚服务群众工作的重要方式,是新时代听民声、察民情、护民利、聚民心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建立健全了多渠道、多层次的立体化征集机制,注重线上线下融合,通过领导接访下访、留言板、“12345”热线、“接诉即办”平台等方式,畅通人民建议征集渠道,方便群众随时随地提交建议,推动人民建议征集从“被动集”向“主动征”转变。

规范建议征集收集、办理、转送、交办、督办等流程,实现闭环管理,注重建议的转化落实,把群众的好建议转化为好政策好措施,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西畴县鸡街乡牛厂坝多依冲、茅草坝等村手机信号时有时无,给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带来不便。”在包案领导积极协调下,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完善了基站建设,解决了附近6个村小组无线通信信号弱的问题。以点带面,该县对全县信号较弱村寨再次进行排查,因地制宜制定计划增加基站建设,解决了鸡街乡、董马乡、法斗乡等8个乡(镇)44个自然村手机信号弱问题,通过个案的解决推动了一类问题的化解。渠道畅通了,人民群众越来越多的“金点子”化作城乡治理的“金钥匙”,结出惠民利民的“金果子”,人民“呼声”变成幸福“欢声”,群众反映好、满意度高。

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时代党引导动员人民群众贡献智慧力量、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奋斗目标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为牵引,深入推进“志愿彩云南”建设文山行动,大力弘扬志愿精神,积极培育志愿文化,着力打造志愿品牌。截至目前,全州共有注册志愿者21万余名,志愿服务项目4.3万个,志愿服务队伍近4000支,志愿服务时长达540.62万小时。

党建引领成为志愿服务主引擎,党员干部成为志愿服务主力军。组建1025人的党员应急志愿服务队,全州5.5万名党员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交通沿线、商圈楼宇、壮乡苗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惠民生,“党建红”引领“志愿红”成七乡大地最鲜明亮丽的底色。

新就业群体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持续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建设。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全州持证社工总数达1402人,提前完成中长期发展规划阶段性目标。

回望过去,成就振奋人心;展望未来,蓝图激励前行!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在全社会的共同奋斗中开辟光明前景,文山州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实干笃行,砥砺奋进,努力开创新时代社会工作新局面。

(来源:中共文山州委社会工作部)

(编辑:董飞 排版:冯明兰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