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非遗过大年|丘北火草纺织技艺 匠心织就民族之美
发布时间:2025-01-28 13:59:04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乙巳蛇年,我们迎来了“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欢庆乙巳蛇年的到来,文山发布推出系列报道《非遗过大年》,邀您共享文山非遗的魅力,有声有色赏非遗,有滋有味过大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目前,文山州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名录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名录60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名录112项,涉及传统技艺、民俗、传统戏剧、民间文学等13个类别。让我们一起传承和保护非遗,留存其“形”,传续其“魂”,让非遗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今天推出《丘北火草纺织技艺 匠心织就民族之美》。
火草纺织技艺历史悠久,是丘北县壮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如今,这项古老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的传承和创新下,绽放出属于它的独特魅力。
火草,一种草本植物,多生长于土山,丘北当地的壮语又称其为“满尾”。火草在春天发芽、冬天落叶,一般在秋天采摘火草叶。
火草纺织产品制作工序复杂,首先要把采回的火草叶用水浸泡、漂洗干净后装在簸箕里,然后从叶片根脚往下剔,把像棉花的部分完好地剔下,再将剔下的叶片一张接一张地在大腿上搓成线,搓好的线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等干透后,才把火草线裹成线团备用。
织火草布时,以棉线为经线,草线为纬线,经纬之间,往复穿梭。据了解,织一床火草被,大约需要两三个月时间,工时更是无可计算。现如今,棉织品及丝织品大量涌入市场,使用火草被的人越来越少,当地大部分壮族妇女都不再织火草被,火草纺织技艺一度面临消亡。
“在60年前,丘北县还有很多壮族妇女制作火草纺织饰品,因制作工序复杂又费时,慢慢地制作的人就少了。我们试过100斤火草叶只能搓出来1.8斤的火草线。为了不让这个民族传统纺织技艺失传,我们努力保留住它,并且改革创新,用火草制作成各种饰品,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草纺织技艺传承人何英连说。
火草制作成的挂件
火草制作成的服饰
为了留住这一民族传统纺织技艺,在政府的重视和当地壮族群众的努力下,2009年,丘北县火草纺织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做好传承的基础上,当地企业研发出既有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的火草制品,如茶席、杯垫、单肩包、斜挎包、民族服饰等,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实现了传承和发展共同促进,让火草纺织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来源:丘北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郭韦 排版:向传帅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