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改革观察|文山州创新“55773”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质效
发布时间:2025-02-05 17:00:40
文山州创新“55773”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质效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文山州采取州级领导包县、县级领导包乡、乡(镇)领导包村,州委书记、州长双月调度,州委、州政府分管领导每周调度,县乡干部驻村抓问题排查整改,通过“五个专项行动”“五项清单”“七项机制”“七个一”工作措施、加强“三项保障”,一级一级压实责任,推动各类问题清零见底,切实兜牢“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底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新成效。
抓实“五个专项行动”,确保各类问题动态清零。持续开展促进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增收、控辍保学、农村危房清零、饮水安全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个专项行动”,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不断巩固整改成果。
建立“五项清单”,推动问题整改清仓见底。通过明察暗访和县(市)举一反三排查核实,梳理建立61条国家和省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销号清单、5799条住房和饮水安全补短板清单、23175条数据不精准问题整改销号清单、661条资金项目资产问题销号清单、577条五类重点村清单“五项清单”,照单逐项整改落实。州级每10天对整改销号情况进行调度,实施跟踪督办,推动问题整改清仓见底。
健全“七项机制”,推动问题排查无一遗漏。建立完善定期调度、部门会商、明察暗访、问题报送“直通车”、收入信息采集“双见面、双签字”、风险预警、数据比对等“七项工作机制”,组建明察暗访组,州委、州政府分管领导带队,聚焦巩固脱贫成果任务重难度大、农民收入水平低、基础条件差、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组织力不强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村(社区),进村入户开展明察暗访,主动发现问题、整改问题。
落实“七个一”工作措施,巩固提升保障水平。落实一级一级压实整改责任、一户一户补齐短板弱项、一条一条清洗数据问题、一个一个盘活闲置资产、一项一项销号挂账问题、一人一人培训政策过关、一村一户落实联农带农增收“七个一”工作措施,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加强财政、保险、贷款“三项保障”,兜牢防返贫底线。州级财政筹集1亿元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先补后奖、包干使用支持各县(市)补齐住房和饮水短板弱项。以县(市)为主体设立“防返贫基金”,扩大惠民保、“民族团结保”和农业保险等保障范围。用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创业担保贷款、返乡创业贷、创业联农贷、云岭创业贷等防返贫相关信贷产品,兜牢防返贫底线。
通过创新一系列工作措施,文山州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提升,挂牌督办问题整改取得实效,低收入脱贫人口增收帮扶措施更加精准,项目资金资产管理不断规范,精准识别帮扶群众满意度有效提升,乡村全面振兴有力有效推进。2024年,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75元,同比增长6.7%。富宁县新华镇安康社区使用扶贫资产“招小商”、广南县六郎城村“五金增收”(公司务工领薪金、生产经营挣现金、资产入股分股金、联动发展获奖金、集体经济得租金)联农带农做法成效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富宁八角产业提质增效让群众、村集体、企业三方共赢的做法成效在央视《天下财经》《新闻直播间》《云南新闻联播》等多个栏目报道,砚山县平远镇鹏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农增收案例在全省推广,富宁县田蓬镇下寨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典型经验在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办农民合作社现场推进会上交流。
(来源:州委政研室(改革办))
(编辑:唐雪娇 排版:冯明兰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