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贵州六盘水市:“六步同频”打造全国产业 转型升级示范区

发布时间:2025-02-06 15:18:42  

近年来,六盘水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精准聚焦“六个靶点”,向改革要动力、要效益,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六步同频”走出了一条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从“一煤独大”到多元支撑的华丽转变。

深挖传统产业潜力,稳步放大规模效应。作为老工业基地,六盘水对传统产业“存量”进行改造,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答好“富矿精开”这道必答题。2020年12月,成立了贵州钟山野马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采取“以热定电、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发展方式经营电厂,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不仅淘汰了落后产能,完成对原有脱硫系统、脱硝系统和除尘系统进行超低排放改造,还将发电后的余热“变”为新的经济增长极,为企业发展拓展出新的空间。同时,秉持“立足煤、做强煤、不唯煤”发展思路,推进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重构,深入实施煤矿“六个一批”分类挖潜促增产,推动资源优势持续转化为产业优势。2023年,六盘水市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较大,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等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

打造新兴产业矩阵,快步撬动发展潜能。坚持最完备的前期工作、最先进的设备技术、最严格的环保能耗要求、最完善的产业链条,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主攻高端煤焦化,做大铝及铝加工、装备制造等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煤焦油、粗苯、焦炉煤气精深加工3个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千亿级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生态体系。依托萤石(锂)矿、软锰矿等资源,加快伴生锂黏土资源勘探、开采与提锂产业化,推进六枝磷酸铁锂、水城合众锰业电池级硫酸锰、贵州锂能碳酸锂等重点项目建设,补齐锂盐材料短板,打造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集群,推动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023年,复杂煤层煤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评审为全国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之一。

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稳步培育增长引擎。六盘水立足资源禀赋,念好“山字经”,打好“特色牌”,舞好“产业链”,做好“土特产”,以“两园一田”打造以猕猴桃、刺梨、茶叶“凉都三宝”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体系,经验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等四部委通报表扬并在全国推广。同时,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用好“凉资源”,做足夏凉、冬雪“两篇文章”,加快建设一流避暑康养度假和山地户外运动目的地,办好“六马”等重点赛事活动,促进文旅、农旅、体旅、工旅融合发展。市域整体及水城区入选“全国2023年避暑旅游优选地”,获评国家夏季候鸟式养老栖息地冠军,“南国冰雪城·凉都六盘水”品牌蔚然成风。2023年接待国内过夜游客563.19万人次、旅游人均花费突破1000元,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9.6%。

构筑高端孵化平台,迈步实施创新驱动。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聚焦全市主导产业实施科技创新三年攻坚行动,用足用好中国科大、中国科学院、中山市等帮扶力量,加强对外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加快建设六盘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等科创平台,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一批急需技术、加速转化应用一批科技成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做好科技创新服务,通过“科技银行贷”强化资金支持,加快推动现有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累计向科技型企业发放专利质押、企业信用保证等“科技银行”贷款5000万元。

大抓环境污染防治,阔步构筑生态屏障。以实现“水清、岸绿、空气清新怡人、生态功能自然”为目标,启动水城河治理工作,把水城河打造成“生态河”。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治理,扎实推进国土绿化行动,不断提升全市生态环境承载力。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和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城市”“贵州省园林城市”,拥有贵州玉舍国家森林公园等11张“国字号”生态名片。坚持“双碳”引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正实现由“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转变,从“江南煤都”到“中国凉都”“生态绿都”蝶变。

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健步厚植承载能力。精准衔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大力实施城镇承载能力、城镇品质、城镇经济、城镇治理、城乡融合发展“五大提升”行动,构建“一主两副三组团,双轴拓展多节点”城镇体系,不断增强新型城镇化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区域城市品位。争取各类资金7.91亿元,实施城镇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镇地下管网“四改”项目建设。加快市中心城区集中供暖工程建设,充分利用首钢水钢余热资源,积极推动野马寨热电联产项目供热,让“夏凉冬暖”成为新的竞争优势,全市集中供暖覆盖面积560万平方米、惠及群众12万余人。

(来源:文山州人民政府研究室)

(编辑:唐雪娇 排版:冯明兰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