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改革观察丨砚山县健全“一县一业”发展机制 全力打造“砚山蔬菜”产业品牌

发布时间:2025-02-19 10:24:49  

开栏语

为全面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集成联动、协同高效,我们开设《改革观察》栏目,旨在对全州各行业各领域改革试点争取、任务落实、自主创新、经验模式进行总结宣传推介,助力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文山篇章汇聚强大的改革力量。

近年来,砚山县以健全“一县一业”发展机制为抓手,着力提高蔬菜产业发展水平,全力打造“砚山蔬菜”产业品牌,年可外供蔬菜近20万吨,产值近7亿元,成为砚山县农业产业发展和助农增收的主力军。

抓改革、育龙头、建基地,产业发展组织化规模化。有序推进土地流转。积极探索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定《砚山县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放活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达35.7万亩。

抓实市场主体培育。培育壮大一批绿色化、标准化、数字化蔬菜产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企业,该县共有蔬菜种植、加工企业167户,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1户,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个、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2个。还培育了14户辣椒加工企业,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户。

打造示范基地引领。引进培育松南、兴发、福之口等龙头企业,在平远、稼依、维摩等7个乡(镇)流转土地7.15万亩,建成集中连片蔬菜规模化示范基地,其中:300亩以上蔬菜基地31个,蔬菜产销主体27家。目前,有2个蔬菜基地已被认定为省级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1个被认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

抓科研、育种苗、培特色,产业发展标准化专业化。技术支撑体系不断完善。与云南省农科院、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立辣椒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建成新品种、新技术国家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和稼依片区高产蔬菜科技示范园。

工厂育苗进程不断突破。引导企业集中建设标准化温室大棚,先后培育“农之星”“砚绿”“夏月”等工厂化育苗新型经营主体,建成玻璃温室、半自动化连跨大棚、单体大棚等辣椒工厂化育苗设施705亩,每年可保障25万亩大田辣椒种植。

“一村一品”培育不断壮大。因地制宜规划种植,推动全县蔬菜专业村向规范化发展,建立规范化蔬菜基地2.06万亩,逐渐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共培育辣椒、鱼腥草、精细菜等专业村10个。

抓生态、建市场、强冷链,产业发展绿色化市场化。聚焦绿色农业提质增效。推广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普及运用绿色防控技术,将兴发、松南等企业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管理,实现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目前,该县有绿色蔬菜认证产品105个,绿色食品基地认证面积达7.92万亩。

搭建田间交易“买卖桥梁”。在蔬菜种植面积相对集中、基础条件较为成熟的村寨建成辣椒、鱼腥草、精细菜等田间交易市场7个,市场从集镇搬到田间地头,为蔬菜经销商搭建了方便、规范的“买卖桥梁”,节省蔬菜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

建设冷链夯实物流基础。以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体,在生鲜农产品较为集中的乡(镇)田间或交通要道旁,建设一批小型预冷处理冷库。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改造县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并配备预冷、低温分拣加工、冷藏运输等冷链设施设备,砚山县冷藏保鲜库共269座,总容积26.9万立方米,乡级冷链物流覆盖率100%。

稳成效、创品牌、促发展,产业发展成果共建共享。持续提升“砚山蔬菜”品牌。建立健全蔬菜生产标准体系和规范,统一使用“砚山蔬菜”品牌封口胶和商标进行销售,“云松南”牌奶白菜、上海青荣获云南省“十大名菜”称号。

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组织县内32家企业和合作社联合组建“砚山蔬菜产业联盟”,建立蔬菜产业管理服务平台1个,推进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构建从生产、加工到营销全产业链大数据库,实施数字化管理。

持续提升安全监管水平。配套建设蔬菜监测平台,完善农业投入品有效监管服务模式,健全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进检验检测资源整合,与香港李锦记、贺福记、金福猴等企业实现订单生产,并在广东等蔬菜批发市场设立9个产地直销机构。

【来源:州委政研室(改革办)】

(编辑:董飞 美编:冯鹤 二审: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