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从《哪吒2》看教育:打破常规,拥抱成长

发布时间:2025-02-19 15:34:07  

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票房口碑双丰收,成为全民热议话题。这部影片不仅带来了震撼的视觉体验,更以其深刻的教育内涵,为我们揭示了家庭教育与个人成长的关键密码。

打破标签,尊重个性

哪吒作为“魔丸”转世,自出生便被贴上“危险”“顽劣”的标签,遭受陈塘关百姓的排斥与恐惧。但李靖夫妇和太乙真人并未被这些标签左右,而是看到了哪吒身上的勇敢、善良和担当,他们顺应哪吒的特点,因材施教,鼓励他发挥天赋,将破坏力转化为保护力。

在现实教育中,我们也常不自觉地给孩子贴上标签:成绩差就是“不聪明”,调皮好动就是“问题儿童”。然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无限的潜力等待挖掘,就像《哪吒2》里,哪吒看似是“魔”,却能心怀苍生,成为拯救陈塘关的英雄。家长和老师应摒弃偏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道路。

接纳自我,对抗宿命

影片中,哪吒和申公豹都喊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口号,但两人的结局却截然不同。哪吒在自我怀疑与外界否定中不断挣扎,最终通过接纳真实的自己,获得了成长与蜕变;申公豹则在执念中迷失,陷入了无法挣脱的命运漩涡。

这启示我们,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让他们明白,外界的评价不能定义自己,真正的成长是接纳并热爱真实的自己。当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与认可,他们才能拥有对抗命运、突破困境的勇气。家长要多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少一些批评和否定,让孩子在爱中成长,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尊重选择,适度放手

东海龙王敖光一心希望儿子敖丙能继承龙族大业,用自己的经验为敖丙规划好了人生道路。然而,这种过度的期望和控制,让敖丙在重压下逐渐迷失自我,直到影片结尾,敖光才意识到,孩子需要有自己的选择。

在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也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替孩子作决定,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真正的爱是尊重和理解,家长应学会适度放手,让孩子在探索中成长,成为独立、有主见的个体。

教育的真谛:唤醒与赋能

从《哪吒1》到《哪吒2》,太乙真人始终秉持着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他没有将哪吒塑造成传统意义上的“乖孩子”,而是引导他发挥潜能,实现自我价值。李靖夫妇也在与哪吒的相处中,逐渐学会理解和信任儿子,给予他足够的成长空间。

教育的真谛不是把孩子变成千篇一律的“标准件”,而是唤醒他们内心的力量,赋予他们成长的能力。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需要培养的是有创新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家长和老师应成为孩子成长的引路人,用爱和信任点燃他们的梦想,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尊重与包容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哪吒2》不仅是一部精彩的动画电影,更是一部生动的教育启示录。它让我们看到,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只要给予合适的土壤、阳光和水分,就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周秋)

(编辑:李娟 美编:冯鹤 二审: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