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广南县六郎城村:石斛开出团结花

发布时间:2025-02-26 16:01:44  

图为群山环抱的六郎城村。

“来尝尝我们壮族的‘马脚杆粑’。”“这就是铁皮石斛的成品‘西风斗’。”……走进广南县六郎城村,游客如织,商铺林立,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壮族群众凭借传统美食开起了小饭馆,而有传统手艺的汉族群众靠制作出售“西风斗”过上了幸福生活。在这里,石斛开出了幸福花、团结花。

六郎城村隶属于广南县杨柳井乡宝月关行政村,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丰富,群众种植和应用铁皮石斛已有上千年之久。但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加之缺乏致富产业支撑,2014年前,人均纯收入不足1500元,不少村民选择外出打工或搬出村子。

图为“万米石斛观光长廊”。

如何依托现有资源走出一条团结致富之路?广南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发展乡村旅游为抓手,于2014年引进云南凌垭旅游文化有限公司,深入挖掘森林资源潜力,依托铁皮石斛特色优质资源,通过以点带面的创建方式,打造六郎城石斛康养小镇旅游项目,不断深化农文旅融合,打响“旅居云南”新品牌。

“这里的村民勤劳朴实,只要是对村子好的,大家都积极响应,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杨柳井乡党委副书记黄勇介绍,六郎城村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五大引领+”品牌,引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即通过“基层党建引领+”铸牢民族团结思想根基、“基础设施建设+”靓化提升村容村貌、“乡村振兴示范+”夯实民族团结经济基础、“民族文化传承+”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社会治理优化+”构建民族互助和谐关系,把六郎城打造为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示范点。六郎城村先后获批“六郎城·仙草秘境”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以及“省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群众觉悟提高了,村子变漂亮了,最关键的还是收入要增加。

图为六郎城村特色小吃石斛饺子、石斛馒头。

“如何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我们通过‘五金’模式,将联农带农真正落到实处。”云南凌垭旅游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艺畅向记者介绍,公司盘活六郎城村的闲置房屋资源、土地资源、林地资源后,进行专业化运营、品牌化运作,探索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打造出以六郎城石斛康养小镇为基础,集种植、观赏、品尝石斛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并创新联农带农机制,通过公司务工领薪金、资产入股分股金、生产经营挣现金、联动发展获奖金、集体经济得租金“五金”模式,促进群众增收。

目前,公司已建立种苗繁育基地4个,建成种苗组培基地420亩,林下石斛种植1219亩,年产组培苗达120万瓶、产种苗2000万丛、鲜花和鲜条30吨,可实现年生产和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同时,流转闲置房屋16栋,打造石斛博物馆1座、森林星空屋13间、精品民宿6间,盘活融创集团捐资建设的9栋闲置房屋,建设改造为“广南融创·石斛湾半山酒店”。

图为掩映在山林间的木屋别墅。

据介绍,目前凌垭公司已带动42户群众发展餐饮、民宿等业态,每年户均实现增收3万元以上;带动村内82户群众发展石斛庭院经济,每年户均增收0.3万元以上;带动90户群众自筹资金1080万元入股凌垭公司,实现收入108万元,户均收入1.2万元。2024年,六郎城・仙草秘境景区接待省内外游客36万人次,一二三产综合收入达3800万元,实现生态经济与乡村振兴完美结合。

(记者:龚莉 文/图)

(编辑:董飞 美编:向传帅 二审: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