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拼经济 开新局|产值3.6亿!文山市巨无霸蓝莓来了!
发布时间:2025-02-27 10:52:53
眼下
文山市的蓝莓迎来了采摘季
它以其深邃的蓝紫色
饱满的果粒和清甜的滋味
俘获了无数吃货的心
更悄然间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
经济新力量
为乡村大地绘制出一幅
“莓”好发展的壮丽图景
近日,记者探访了东山乡小马场蓝莓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只见一排排蓝莓盆景生机勃勃,成熟的蓝莓挂满枝头,圆润饱满,晶莹剔透,令人垂涎欲滴。工人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成熟的果实,现场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据悉,该基地的蓝莓由云南鹏升硕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精心培育,总面积达333亩,自去年12月中旬起陆续成熟。记者注意到,这里的蓝莓个头远超普通品种,平均直径超过15毫米,部分甚至达到24毫米以上,堪称蓝莓界的“巨无霸”。这一成就的秘诀在于科技的助力,基地引进了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和水肥一体化节水设施,确保了蓝莓的绿色健康与高品质。采摘下来的蓝莓果实硕大、口感脆甜、香气扑鼻,深受消费者喜爱。
云南鹏升硕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园艺主管何文海介绍:“我们基地的蓝莓品种为p18,采用的先进技术让我们不再受制于天气,培育出的蓝莓品质高,能够提前上市,赢得了市场的广泛好评。”
基地里,村民赵国英正小心翼翼地采摘蓝莓,她告诉记者,自12月底蓝莓成熟以来,她就来到基地工作。像她这样的采摘工,基地里共有100人,采摘高峰期每天可达200人左右。东山乡荒寨村委会小马场村民赵国英说:“基地离我家很近,在这里打工每天能赚120元,一个月的工资足够家里的日常开销,非常方便。”
基地采用“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吸纳本地群众参与蓝莓的采摘、分拣、包装等环节。目前,每天蓝莓采摘量约1.5吨,经过分拣打包后,以每天1300件的速度通过冷链运输至上海、浙江等城市的大型商超,更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地。
在新平街道新平坝社区的瀚恒农业蓝莓基地二期项目现场,数百个大棚的钢架拔地而起,土地覆膜、设施安装等工作正有序进行。云南瀚恒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恩帅介绍,基地一期工程种植的“花香2号”蓝莓共120亩,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销往全国各地。为满足生产需求,公司启动了二期工程,占地187亩,投资1788万元,旨在培育直径22mm以上的优质蓝莓。
据介绍,二期工程全部采用智慧化种植技术,通过操作间的按钮,5分钟内即可完成所有蓝莓的补给和浇灌。这种精准控制确保了蓝莓在每个生长阶段都能获得充足的营养,从而大幅提升产量和品质。
云南瀚恒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恩帅说:“目前工程已完成场平和水肥一体化建设,4天后将开始种苗移栽,预计3月15日全面完工。届时,一二期项目年产值将达到3000万元左右。”
(新平街道现代化设施小浆果产业园项目航拍)
(喜古蓝莓种植基地建设现场)
自去年以来,新平街道、马塘镇、喜古乡、古木镇、柳井乡等地相继与蓝莓企业签约,建设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文山市通过积极引进多家蓝莓龙头企业,有效推动了蓝莓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这些项目的签约与建设不仅扩大了蓝莓种植规模,提升了产量与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还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提高了居民收入,进一步提升了蓝莓产业的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为文山市经济增长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年来,文山市持续盘活土地资源,强化农业基地建设,做精做强特色农业产业。通过推动蓝莓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产业升级,实现了蓝莓种植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让附近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截至目前,文山市共种植蓝莓6000余亩,今年预计实现总产量6000吨,总产值3.6亿元。
下一步,文山市将依托鹏升硕果、光筑农业等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完善产业配套设施,规划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同时,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户种植管理水平,实现企业与农户互利共赢,推动文山市蓝莓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文山市融媒)
(编辑:周秋 美编:张振飞 二审: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