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在文山,无人机“上班”忙得很!
发布时间:2025-02-27 11:17:50
时下
正是大春生产的大忙时节
在文山州的田间地头除了辛勤的农人
还有一群帮大忙的“小机器”
忙着吊运香蕉
对农作物进行田间管理
成为农民手中的“新农具”

在文山州马关县篾厂乡健康社区的香蕉基地里,操作员正娴熟操控着遥控器,无人机按照预设的路线精准起飞、悬停、搬运和降落。这些无人机不仅搭载了先进的导航系统和传感器,还配备了专门的运输装置,能够轻松地将成熟的香蕉运送到指定地点,大大减轻了群众的劳动负担,提高了运送效率。
据介绍,根据路程远近,人工每人每天平均可背70至100串香蕉,工价在140至400元。“一台无人机每天可以吊运300至400串香蕉,仅花费300元左右的油费,搬运速度是人工的4倍,同时还减少了香蕉磨损,保证了质量。”无人机操作员张金一边操作无人机一边介绍说。
常年在香蕉地里做工的侯金华对这个来抢“饭碗”的小机器却并不排斥。被问及是否担心被取代工作,他并不慌张,他认为自己对种植区地形地块熟悉,自己也可以去学习操控无人机,由于家近,成本也可以降低,自己也能轻松地赚到这份搬运工作的钱。
侯金华说:“我们来这里挑香蕉,都是靠人挑、背,太远的用马驮,一天最多能挑70-100串香蕉,还是很费力。现在科技时代真的太方便了,机器轻轻松松就能抵我们4个工人的量,我也计划去学习开农用无人机赚钱。”

近年来,马关县注重科技助农,加大无人机培训力度,并为培训合格者颁发无人机驾驶证。据介绍,2025年以来,马关县共开展无人机培训5期200余人,不断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增收。

种植户鄢豪告诉记者,他家的香蕉都种在山坡上,地势陡峭。往年香蕉全靠人力背到路边,费时费力不说,还容易损伤香蕉。今年香蕉成熟后,他联系了一家农业公司,以4.5元一串香蕉的价格请他们帮忙运输。



在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无人机更是成为了农民的得力助手。近日,正是砚山县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小麦稳产增产,文山州、砚山县植保植检站组织农技人员深入村组田间地头,开展小麦“一喷三防”项目带药飞防服务。据介绍,每架无人机飞防效率是人工的100倍左右。截至目前,砚山县有植保无人机112架、有证机手265人,全县飞防面积达102.37万亩。
文山市种植户王龙说:“无人机洒农药比人工打药快得多了,以前人工要打一天,现在半个小时就能打完了。打药的效果也要好一些。无人机打药不需要近距离接触喷洒出来的药水,减少了人中毒的风险,比人工打药安全。”

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是科技赋能农业的典型案例。目前,文山市已登记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共155台。
文山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站长陈林说:“下一步我们将以实施好国家惠农惠民政策为主导,大力推广各类适宜本地的农用机械,持续推进智能农机的创新应用和推广,引进新机具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最终实现主要作物面积单产有效提高。”

(记者:周秋 马关融媒:沈寻真 文山市融媒 文山州农业农村局农机科 文山发布网)
(编辑:冯明兰 二审: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