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城市安全运转背后,是这群人在默默守护!
发布时间:2025-02-28 10:38:09
应急就是应战
应急管理工作者是一座城市的守护者
他们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做着大量的工作
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月27日下午,文山州应急管理局注册安全工程师杨光明、四级主任科员李梦缘走进文山州融媒体中心综合广播《文山故事》访谈节目的直播间,为我们讲述城市安全运转背后的故事。
直播中,杨光明谈到一个优秀的应急管理工作者应具备的素养。“应急人员应具备敏锐的政治洞察力,确保在应急工作中能够准确把握方向;熟悉并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应急管理的方针政策,确保应急工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应掌握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并注重知识的更新迭代;还应具备应急救援所需的专业技能,如急救知识、救援设备操作等,能够迅速、准确地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杨光明表示,目前,他在马关县小坝子镇半坡村委会驻村。在驻村工作中,他将自己定位为主人而非客人,用心、用力、用情深入村寨入户走访,了解村民困难所需,摸清村情民意,使自己融入群众当中。
“我所驻的半坡村委会辖12个村小组,驻村近两年的时间主要做了几件事。一是打造乡村新面貌,100%完成了入户卫生厕所改造建设项目、垃圾清运费收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建设项目、农房风貌改造提升建设项目四个绿美建设项目,打造了省级边境幸福村大梁子村;二是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100%完成就地恢复耕地流出整改任务292.45亩;三是用好小额信贷惠农政策,提升群众收入,发展种植业1000余亩,养殖业4户;四是聚焦民生实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五是积极宣传务工交通补贴申请政策,全面减少农民务工支出。”杨光明在谈到驻村期间的工作及成效时说。
李梦缘负责的是防汛抗旱的应急管理工作,承担州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在抗旱保供水期间,需要掌握各地水资源,特别是人饮水源的储蓄情况、因旱导致饮水困难的情况等,根据旱情发展的形势,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研判,对有供水安全风险的地区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优先保证群众生活用水。在防汛抗洪期间,需要关注每一轮强降雨过程,收到气象、水文预警信息后,组织会商研判,提出防范应对建议,并视情启动防汛预案,督促各级各部门按照预案响应要求及时开展工作,形成工作合力。”李梦缘说。
近期,全州进入旱季,降雨偏少,季节性干旱开始出现。李梦缘介绍,我州的汛期是5月1日到10月31日,主汛期是6月到8月,这段时间强降雨多发频发。“文山的降雨具有山地多、谷地少,夜雨多、白天少,局部性大雨、暴雨多的特点,加上部分地区地质条件脆弱、山区河流洪水陡涨陡落,强降雨极易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在偏远的山区甚至可能会发生断路断电断网的情况,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很大威胁。因此,在汛期,我们应急人员需要24小时值班值守,及时将强降雨预警信息传达到基层单位、村组干部和群众手中,提醒做好防范应对准备,提前组织人员转移避险;也需要时刻做好应急处置和救援准备,一旦收到灾情险情报告,要立即组织队伍进行抢险救援。”
直播中,李梦缘普及了在户外遇到泥石流或突发洪灾的自救知识。在户外遇到了泥石流,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评估环境,寻找最安全的撤离路线或避难路径,不要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而是要向与泥石流流向垂直的两侧山坡爬升,寻找高处避险。如果无法迅速到达安全地带,要寻找一个相对稳固的地方暂避;在户外遇到洪水,要向山坡等高处转移,来不及转移时可爬树上等待救援,不可攀爬电线杆和铁塔。如果落水,不要慌张,抓住身边漂浮的任何物体,让头部浮出水面,等待救援。
(记者:廖志文)
(编辑:董飞 美编:向传帅 二审: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