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郑保骨伤科医院:党建树品牌,赓续中医药文化传承
发布时间:2025-03-10 15:22:45
“郑氏黄帝九针医术”作为云南传统医药省级非遗,源于《黄帝内经》,郑氏医术第八代传承人郑玉华和第九代传承人粟欢带领文山郑保骨伤科医院党员干部职工励志笃行,以党建引领树品牌,围绕“传承百年医术,构建和谐医院”品牌目标,破传承祖规,重研学攻关,共抓大保护,推动郑氏祖传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2024年云南省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传承人培训班学员参观医院特色文化走廊
郑氏医术第八代传承人郑玉华破除“传内不传外”祖训,以师带徒、集中授课讲授医典、临床实践、分享医案、总结临床经验、理论研讨、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黄帝内经》九针名医经验传承及临床应用培训班等方式,培养国内九针传承人才36名,其中被公布为州级传承人6名、省级传承人2名,在传承人的带动下,全院形成了以中医为主、西学中、中带西人才队伍优势和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优势。郑玉华院长被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个人”、粟欢书记被增补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非遗传承推广平台委员”。
郑玉华院长破除“传内不传外”祖训,以师带徒传承分享临床实践经验
人民非遗,人民共享。争取政策支持,2022年秘方制剂骨伤散获国家发明专利,申报九针纳入州医保报销目录,打造九针非遗成为全国知名的医疗康养名片,年均诊疗患者5万余人次,每年开展九针义诊10余次、为贫困患者减免医药费60余万元,健康帮扶助力乡村振兴深入人心。
郑玉华院长带领医疗专家团队深入西畴县柏林乡弯刀寨开展九针惠民义诊活动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在省级非遗工坊郑保制药厂建立现代化实验室和中医药研学基地,开展科研攻关。开展职工子女中医研学启蒙传承班活动。充分发挥省级技师工作站、州级中医重点专科和本院名医工作室优势,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北李时珍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红河卫生职业学院、文山州卫校联盟共建,努力推进院校科研合作创新发展。
医院职工子女中医研学启蒙传承班小朋友辨识百草,开启研学之旅
探索手术、九针、艾灸、用药、康复、康养“六位一体”中西医结合创新治疗骨伤骨病和各种疑难杂症,大大提高临床疗效,慕名前来诊治的患者有国内各省区市,港澳台及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先后在《中国典型病例》《名医》等期刊发表《黄帝九针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观察》《黄帝九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观察》《天人地三部灸联合治疗促进骨折愈合》等学术论文30篇。
患者体验郑氏祖传特色艾灸康养治疗
为抢救性保护濒危失传的郑氏黄帝九针医术这一人类传统医药瑰宝,党总支发挥政治组织功能,根据非遗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五年保护规划及实施方案,全方位开展田野调查工作,整理调查的图文音像资料,举办研讨会和论证会,形成翔实的调查报告,建立资料档案数据库。
省、州文旅非遗领导深入省级非遗工坊郑保制药厂调研指导非遗保护工作
医院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完成医院改扩建项目、古医术展览馆及传承馆、中医特色文化走廊、九针非遗工坊、人才培养中心、九针及秘方制剂康旅体验中心等非遗传承设施建设,极大地增强了非遗保护硬实力,在全院形成共抓大保护的工作格局。
郑玉华院长用郑氏黄帝九针医术为全球医学基金会主席默罕默德.西迪基治疗
如今,郑氏黄帝九针医术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郑氏黄帝九针医术非遗工坊获批为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非遗工坊,成为推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耀眼的医疗文化名片,为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华文化交流及中医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积极作用。
省级郑氏黄帝九针医术非遗工坊艾灸系列中医药产品在泰国深受青睐
(文山郑保骨伤科医院)
(编辑:郭韦 排版:向传帅 责编: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