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人民政协报】关注文山:守护“舌尖安全” 擦亮“健康底色”
发布时间:2025-03-11 09:03:52
3月10日
《人民政协报》刊发文章
《守护“舌尖安全” 擦亮“健康底色”》
文山州马关县的一家食品加工企业
工人在制作面点的照片被采用
守护“舌尖安全” 擦亮“健康底色”
顾意亮
《人民政协报》
( 2025年03月10日 第 11 版)
三月七日,在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的一家食品加工企业,工人在制作面点。新华社发(彭奕凯 摄)
新华社发 勾建山 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它不仅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更是健康中国建设不可或缺的环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严格食品药品监管,抓好校园学生餐、平台外卖安全监管。此前,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强化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今年全国两会,食品安全问题依然是政协委员们热议的重点之一。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到科技赋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从加强校园食堂、预制菜等民生领域风险管控,到推动全民参与共建“舌尖上的安全网”……委员们的呼声,传递出守护群众“舌尖安全”的热切心愿。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紧跟时代步伐
因为免签政策的实行,从2024年11月以来,越来越多的韩国人选择来中国旅游,上海是他们的首选城市。这些日子,上海的餐厅里出现了很多韩国面孔,其中有一家谐音为“上海姥姥”的本帮菜饭馆,几乎是韩国游客必去的打卡地。与此同时,蟹粉捞饭、生煎包、小笼包等“地标属性”美食也备受韩国游客喜爱。
王煜委员表示,读懂了“上海姥姥”热,就会明白美食的重要性,它是一种无需翻译、跨越国界的语言。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注重食物多样性和营养搭配。正因为食品是如此重要,所以王煜进一步引申道,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要紧跟时代步伐。
我国现行共有161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含2万多项指标,涵盖了全部340多种食物种类,覆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从原料到产品的各个环节,从婴幼儿到老年人的不同人群。“关键是要确保安全标准不缺位、不落后,主动适应行业发展要求和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在持续严格食品安全标准上不遗余力,不断填补如预制菜等新业态的行业标准空白。”王煜说。
王煜建议,通过科技赋能,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建立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从而使食品从源头上得到安全保障;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对高风险食品和重点领域加强抽检频次,加强市场监管、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完善举报奖励的“吹哨人”制度,鼓励企业内部员工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保护举报人权益。
建立统一的国民健康教育标准教材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十大垃圾食品名单”“喝牛奶致癌”“食品添加剂有害”……食品安全谣言“言之凿凿”,有鼻子有眼,让人将信将疑、真假莫辨,对公众构成了严重误导,甚至在某些环节和领域引发了一定的社会恐慌。
谣言或许能止于智者,但却难以止于朋友圈、微信群。指尖的“随性”,放纵了食品安全谣言如同病毒般迅速传播。
“经常是你说你的,他听他的。哪怕你反复科普,很多人还是会反问上一句,到底听谁的?”让王昆委员苦恼的是,他可以写10余篇论文发表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却无法在基层普及“糖尿病人要适量限制面食”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读书时的教材,你可以不信我讲的,不信他讲的,但教科书上说的,你总信吧。”王昆希望,能统一国民健康教育标准教材,覆盖基础饮食健康知识,提升信息权威性与一致性。可依托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部门负责教材的编写、准入和管理,确保公共卫生知识宣教的科学性和公信力。
“为了满足差异化需求,教材内容应该覆盖不同群体,可根据年龄、教育程度、地域、职业、健康状况等进行划分。可以考虑一般教材和特殊教材的区别,尤其是允许基层补充本土化案例,允许地方嵌入方言、民俗等案例,并设置版本迭代标识便于及时更新。”王昆说。
加强“食育”为“少年强”夯实基础
连续多年呼吁加强“食育”助力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郁瑞芬委员,在今年两会上再度聚焦校园餐营养均衡这一“食育”的细分和实践领域。
郁瑞芬说:“少年强则国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校园餐作为我国中小学生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营养均衡直接影响着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发育和健康水平。”
在相关调研中,郁瑞芬听到最多的是,学校负责人往往优先关注“校园餐健康不健康,安全不安全,至于好不好吃则是其次的,毕竟众口难调。”但问题是,如果学生们不吃或者少吃,那营养和健康从何谈起?
为此,郁瑞芬表示,要提升校园餐烹饪水平和营养搭配能力,加强对校园餐厨师和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烹饪技能和营养知识水平。比如,定期组织营养知识培训和烹饪技能竞赛,提高校园餐的口感和营养搭配;鼓励学校采购本地、当季的食材,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营养流失。
“办法还是有很多的。”郁瑞芬说,比如建立校园餐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营养食谱的在线制定、发布和调整,方便家长和社会监督,鼓励家长参与校园餐的监督,对校园餐的质量和营养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通过信息化平台收集学生的饮食反馈,及时调整食谱,满足学生的营养需求。
(来源:《人民政协报》)
(编辑:郭韦 美编:向传帅 二审: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