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打破“双减”困境,追寻教育良性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20 20:02:05
在当今社会,“双减”政策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深刻影响着学生、家长和教师的生活与教学方式。从教育观察者的视角来看,深入剖析这一政策及其带来的现象,不仅有助于理解当前教育生态,更能为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思考。
“双减”政策,即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旨在促进教育公平,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发展兴趣爱好,减轻学习压力。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境。例如,一些老师想额外给学生布置习题以巩固知识,却因担心违反“双减”政策而不敢轻易布置作业。家长又怕孩子成绩跟不上,于是自行购买习题让孩子刷。另外,老师为让孩子做题,本可以直接使用成品习题集,但因害怕被查处,不得不选择打印或复印单张习题,反而增加了学习成本。
这些现象的产生并非政策本身的问题,而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一方面,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观念难以迅速转变,家长和教师对学生成绩的关注度仍然较高。另一方面,部分学校和教师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偏差,担心教学质量下滑,从而采取了一些变通手段。
“双减”困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对于学生而言,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可能损害身心健康,影响全面发展。对于家长而言,过度焦虑和干预孩子的学习,可能破坏亲子关系。对于教师而言,教学方式的调整和压力的增加,可能影响教学质量和积极性。从社会层面来说,“双减”困境可能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教育公平和质量的提升。
为了打破“双减”困境,实现教育的良性发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学校应严格执行“双减”政策,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作业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理性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同时,政府和社会也应加强监管和引导,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为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双减”政策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举措,它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作为一名记者,我们有责任关注这一现象,通过客观、深入的报道和评论,引导社会各界正确认识“双减”政策,共同努力寻找解决之道,让教育回归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教育环境贡献力量。
(俎孟晗)
(编辑:郭韦 美编:张振飞 二审: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