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康养文山:骨科医生带你了解骨质疏松
发布时间:2025-03-21 10:35:45
3月20日下午,文山市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主任张玉欣走进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文山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康养文山》访谈节目的直播间,带我们一起了解骨质疏松。
直播中,张玉欣首先解释了什么叫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骨质疏松确实与缺钙密切相关,但骨质疏松并不单纯等同于缺钙,虽然缺钙是导致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骨质疏松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如人种、年龄、性别、生活方式、钙和维生素D缺乏、体脂率、疾病和药物等。”张玉欣进一步解释。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4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50岁以上女性骨松患病率已达32.1%,其中绝经后女性占比更高,可达80%—90%。而50岁以上男性患病率约15%—25%《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1年版)》,国外的研究表明,超过50%—70%的患者,在骨折发生前都不知道自己患有骨质疏松。
张玉欣表示,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腰背疼痛,持续性钝痛,驼背或脊柱变形,轻微外力易骨折,牙齿松动或牙龈退缩等情况时,要及时就诊,进行双能X线(DXA)骨密度检查。
“年轻人也需要关注骨质疏松。”张玉欣解释,许多年轻人往往是坐在电脑前就完成了工作任务,体力活动明显减少,体质相应变差。“由于缺少应力的刺激,钙较少在骨质沉着,骨量变少,骨强度变低,在比较轻的应力下更容易骨折。”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近年来在靶向性、长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否需要终身服药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药物类型及个体反应。
“药物治疗有三大核心方向,一是抑制骨吸收,主要是双膦酸盐类药物,代表药物有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利塞膦酸钠,作用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流失率,预防骨折。二是促进骨形成,抑制SOST蛋白,双向调节骨代谢(抑制吸收+促进形成),需皮下注射,疗程12个月,后续需联合其他药物。三是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代表药物有雷洛昔芬、单克隆抗体等。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还是第一和第二种。”张玉欣介绍。
直播中,张玉欣谈到了喝骨头汤补钙的误区。“实际上骨头汤里面比较多的是脂肪和嘌呤这一类物质,钙质基本不能通过熬煮溶到汤里面,所以喝骨头汤不能达到补钙的效果。平常生活中含钙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乳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坚果和海鲜等。”
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每日钙需求确实存在显著差异,这与生长发育、生理状态及骨代谢特点密切相关。张玉欣建议,科学的饮食搭配需结合年龄特点和个体需求,建议中老年人(50岁以上)饮食重点:一、高钙易吸收食物,比如发酵乳制品(酸奶、奶酪)、带骨鱼罐搭配维生素D,或食用三文鱼、蛋黄等;二、每日晒太阳20分钟(促进皮肤合成);三、控盐减钠,每日盐<5g。
“负重运动、抗阻训练和平衡训练都是关键,像走路、慢跑、跳舞这些有氧运动可以增强骨密度,而力量训练如举重等能刺激骨生长,平衡训练如太极拳、瑜伽则有助于预防跌倒,减少骨折风险。另外像游泳、八段锦等运动可获得多维度的健康收益。同时必须强调老年人运动的安全问题,适量运动,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受伤,建议运动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谈到哪些运动既安全又能有效强骨时张玉欣说道。
(记者:廖志文)
(编辑:李娟 美编:陆军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