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矛盾思考

发布时间:2025-03-24 17:00:14  

地处滇东南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这片红土地曾因喀斯特地貌的贫瘠与边疆民族地区的复杂面貌而发展滞后。“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干在实处”的奋进号角在这里激荡出澎湃回响,文山州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滴水穿石的攻坚韧劲,在石漠化治理中开辟绿色经济新路径,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在中越边境线上构筑开放发展新格局。这片土地上每一个向实处发力的脚印,都折射出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智慧。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文山大地上的实干故事仍在续写。从石漠荒山到绿水青山,从边陲末梢到开放前沿,从贫困样本到振兴典范,这片土地用实践诠释: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突围,需要超越地理局限的战略眼光,需要打破路径依赖的创新勇气,更需要滴水穿石的实干精神。当“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成为全民共识,当“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化作行动自觉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显露出了边疆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直面的矛盾:当“向石头要效益”的豪情遭遇生态红线,当“壮士断腕”的改革碰上既得利益,文山实践的光环之下,也暗涌着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审视和规避的矛盾。

01
生态账本里的利益博弈

万亩石榴园被誉为“石漠奇迹”,但为了在石灰岩上保水保肥,种植户不得不加大每亩年施化肥量。经济作物的扩张欲望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拉锯战,正在消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逻辑。当扩大种植违规砍伐次生林被查处时,也暴露出生态产业化背后的治理困境。三七产业的“断腕重生”更是左右为难。土地轮转的时间和标准化种植使产业链上游的种苗商、中间商不得不向外迁移,让“文山三七”的地理标志保护陷入空心化危机。生态与生计的天平,从未停止晃动。

02
治理创新中的双面镜像

当痕迹管理成为常态,一些村组要求户主每天上传打扫庭院视频时,“内生动力”在部分村组沦为数字时代的表演艺术。当赶超快成为一种意识,为冲击“达者为先”,部分工程不得不压缩工期,导致保质保量成为纸上谈兵,催生出“数据美容师”的新职业。这种“压力型”的极致化,正在制造“速度与质量”的二律背反,双面镜像层出不穷。

03
开放前沿中的不等标尺

当智能通关系统实现“秒放行”时,多项检疫证明不得不让许多外贸企业和商家绕道而行选择更远的口岸通关,企业和商户的运营成本不断增加,这些被忽略的细节,折射出边境开放的制度性门槛。当某些企业和商家为获取“落地加工”资质,被迫接受国企参股时,“开放”正在演变为新的垄断游戏。而在部分边境小镇,越南劳工为获取“边民证”支付的高昂的“手续费”,开放发展的光环下制度漏洞正在汇聚成系统性风险。

实践恰似一面多棱镜,既映照出“不等不靠”的边疆精气神,也折射出改革深水区的重重矛盾。当石榴园里的生态负债逐渐显现,当“赶超快”演变为数字游戏,当“痕迹管理”变为表演艺术,这场边疆突围战实际上在叩问现代化的路径:我们是否在用辩证的方式解决发展带来的问题?突围的最终答案,不在统计的增长曲线里,而在每个普通人尊严生长的褶皱中,使之成为丈量现代化成色的真正标尺。

(刘飞)

(编辑:董飞 美编:冯蕾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