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拼经济 文山在行动丨告别“靠天吃饭”!文山市绿色生鲜产业基地冷链赋能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25 09:40:10  

近日

随着上海援建项目

绿色生鲜产业基地冷链设施

在古木镇建成投用

这里彻底告别了“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

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正以“政府搭台、市场唱戏、农民受益”

的工作思路

探寻一条乡村振兴的崭新路径

冷链筑基:构筑生鲜产业“保鲜舱”

近日,记者走进古木镇绿色生鲜产业基地冷链设施项目现场,眼前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一排排整齐的冷库矗立其间,工人们各司其职,有的熟练地将货物挂上叉车,送入冷库妥善储存;有的将待加工的生姜有条不紊地运往加工厂;还有的在电商打包区专注地分拣、打包成品。

据悉,该冷链设施项目于2024年9月正式投产,占地面积15亩。项目配备了8000立方米气调冷库,其中包含8间冷调库和2000个库架,可储存生鲜农产品3100余吨。同时,还配套了400KVA配电系统以及1000平方米轻钢大棚及相关配套设施。冷链设施的建成投用,极大地延长了生鲜农产品的保鲜期,有效降低了损耗率。

文山四季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杰说:“冷链设施不仅帮助农户大幅减少了产后损失,还通过科学调节市场供应,避免发生‘菜贱伤农’的现象。村民可采用租赁的方式使用冷库,冷藏价格为每吨货物每年500元,其中涵盖了冷藏入库、货物上下车以及日常管理等服务。”

目前,冷库中已储藏着村民送来的1500吨生姜,可根据市场行情随时出售。此外,该冷链设施可帮助约2000户农户延长生鲜采收交易时间,显著提高了农户的议价能力。据估算,设计存储量每年可为周边生鲜农户增收700万余元,每户平均增收3500元。

政企协同:构建可持续发展新生态

古木镇有着香脆李、甜柿、生姜、辣椒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然而,过去因缺乏冷链设施,生鲜农产品在采摘后损耗率高达20%-30%,且存储周期短,导致农产品在非产季价格飙升,农户难以从中获益。为解决这一难题,古木镇政府积极协调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建设绿色生鲜产业基地冷链设施项目。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895万元,其中395万元资金来自上海援建项目资金,其余500万元来源于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完善配套设施。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古木镇政府还积极协调用地问题,与农户达成以每年每亩2400元的价格租赁土地的协议,并将冷库租赁给文山四季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使用。2024年租金为9万元,2025年至2030年五年间每年的租金为13万元。

冷链设施的建成,不仅延长了农产品的保鲜期,还通过错峰销售有效提升了产品价格。例如,古木香脆李和小黄姜通过冷藏储存,错峰销售价格可提高30%-50%。

古木镇副镇长王洪洲说:“我们精准聚焦重点领域,确保资金靶向发力,同时深化协作机制创新,放大资金撬动效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强化了长效运营能力和资金监管与绩效评估,避免‘重建轻管’,确保项目能够长期稳定地发挥效益。”

带动就业:产业发展前景可期

为了进一步发挥冷链项目的优势,持续为产业赋能,文山四季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厂区投资1000万元建设了香料加工厂,主要加工生姜、草果、八角、花椒等农副产品。

在加工厂现场,农户马天祥正带着满满一货车的生姜到此卸货,工人们操作叉车将一袋袋生姜从车上卸下,运往加工厂内。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生姜经过清洗、去皮、切片、烘烤、筛选等一系列精细流程后,被制成了高品质的干姜片。目前,生姜加工厂每天可加工11吨干姜片,日消耗近80吨生姜,这些生姜主要从古木周边农户处收购。公司通过与农户签订合同的方式,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坚实保障,进一步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农户马天祥说:“这是我拉来卖给加工厂的第一批生姜,接下来每天将运送5吨左右来售卖,持续一个月左右,有了订购合同我们也不愁销路了。”

冷链设施及其香料加工厂的建成投用,不仅显著提升了农产品的经济效益,还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电商售卖分拣打包区,工人们正忙碌地将生姜装入纸箱,这些货物将发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海外。

分拣打包工人王太波说:“去年9月我就来到这里工作了,我家就在附近,每天送完小孩上学后就能来上班,一个月有3500元左右的收入,待遇很好,同时还能照顾家庭,非常适合我。”

据张杰介绍,冷链设施及其香料加工厂的运营需要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搬运工等多种岗位。目前,公司共有40个左右的固定岗位,员工均为古木周边的居民。在农忙时节,公司还会雇用10余名临时工,技术工人的平均月收入在4500-5000元,分拣工月收入3500元左右,企业还为员工提供午餐,住厂的工人还能享受晚餐福利。

显著收益:为乡村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在经济方面,该项目除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外,还极大地提升了古木地区的冷链物流能力,促进了生姜、李子、甜柿、蔬菜以及三七等农产品的快速流通和增值。项目辐射范围达7200余亩生姜、12000亩李子、2500亩辣椒、4100亩蔬菜、3000亩百香果,涉及8家种植专业合作社,惠及3800余户农户16000人,为古木镇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记者了解到,今年内,文山四季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还计划在三七产业园区租赁4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加工厂房,预计2025年6月落地投产,用于深加工生姜、农产品提取物、养生茶和功能饮料等产品,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更多农户增收,届时还将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有效解决周边人口务工就业问题。

从“靠天吃饭”到“四季保鲜”,从“提篮小卖”到“链通全国”,古木镇绿色生鲜产业基地冷链设施项目的建成投用,成功解决了生鲜农产品的存储难题,在乡村振兴的棋盘上,冷链不仅是保鲜技术,更是激活全产业链的“关键棋”。未来,古木镇将继续完善冷链配套设施,推动产业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来源:文山市融媒)

(编辑:董飞 美编:张振飞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