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美!万名游客在文山这里打卡~
发布时间:2025-03-25 11:15:34
春风轻拂
文山市坝心乡梨花如雪绽放
漫山遍野的洁白花朵不仅妆点了春色
更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游客纷至沓来,赏花、露营
共赴一场春日盛宴
3月21日
《央视新闻》还报道了这一盛况
↓↓↓
清晨的梨花园流光溢彩,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温柔地照耀在这片洁白的梨花园时,整个花海仿佛被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鎏金边框,微风轻轻拂过,花瓣如细雨纷飞,宛如仙境,游客们或穿着色彩鲜艳的衣裳,或手捧相机,漫步于梨树间,不时驻足拍照留念。在这片花海中,不少家庭选择在梨花树下搭起帐篷,家人、朋友围坐一起,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孩子们在花海中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回荡花间,为这片花海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游客卢国生说:“我们有很多露营爱好者,每年坝心的梨花开时,都会带着小朋友一起来露营,感受大自然的美。”“知道最近梨花开了,今天就骑着自行车来坝心梨花园,梨花非常漂亮,也希望大家多来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风光。”游客张思艳说道。
众多游客中,要数文山学院的几位越南留学生玩得最开心,他们身着奥黛,与其他几名身着汉服的文山学院学子一同在花间流连、品茶,享受这份中国的自然美景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越南留学生刘氏好学说:“我刚到中国留学,这是我第一次来看梨花,我觉得这里风景好美,可以跟朋友在一起,非常开心,我回去一定和同学好好推荐这里。”
每一年梨花盛放的季节,坝心乡都会举办梨花节。如今,梨花节已超越单纯赏花范畴,而是坝心乡乡村旅游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的生动体现。记者了解到,梨花节期间,一家名为梨花小院的家庭农场成为游客们的热门打卡地,院外梨花胜雪,院内灶火飘香,生态土鸡炖出的浓香与梨酒的清冽交织成独特的“花香经济”密码。
梨花小院负责人王录春说:“梨花节的时候,我家的桌子全部摆满,大家都很喜欢吃生态鸡。梨花节让我家的生意火了起来,我家还有梨酒、梨膏、蜂蜜,都是自家产自己做,梨酒都卖了100多斤,人气最旺的时候一天有七八千元的收入。”
此外,梨花园还推出了“梨树认领”活动,游客们可以挑选一棵专属于自己的梨树,并为其挂上专属的名牌,在一年内视为己有,每当梨花盛开时,游客们可以亲自来到农场,欣赏自己认领的梨树绽放的美丽花朵;当果实成熟时,他们还可以尝到自己的梨树结出的甜美果实。坝心梨花园员工邵红昌告诉记者,今年的梨花从3月6日开始盛开,花期可以持续半个月左右,梨花节当天入园的群众1000人左右,大家的热情不减,花期不结束,大家的热情不减。“梨花节期间,来的人一天比一天多,来买梨膏、面条的人也多,有一位昆明来的顾客买了50把面条,梨树被认领了70棵左右,梨园这几天的收入有四、五万元。”
近年来,坝心乡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与资源优势,深耕细作他披梨产业,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实现了产业的规范化、集中化管理。这一举措不仅大幅提升了他披梨的品质,更激发了产业的创新活力,逐步生产出一系列以梨为核心的衍生产品,极大地丰富了市场供给,拓宽了农民的增收路径。
截至目前,全乡他披梨种植面积已突破5000亩大关,其中挂果面积4000余亩。在2024年,总产量攀升至6000余吨,实现产值2400万余元。他披梨产业已然成为坝心乡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展望着更加繁荣美好的未来。
在此基础上,坝心乡还巧妙利用了广袤的千亩梨园资源,将梨花节打造成为展示与交流的重要平台。梨花节不仅是展示生态之美的窗口,更是推动农文旅融合的“金钥匙”,通过“梨花+文化+体验”的模式,为游客策划了一场场沉浸式的春日踏青之旅,让他们既能饱览山水之美,又能深切感受到那份挥之不去的乡愁情怀。借助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坝心乡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并借此契机,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户开设农家乐、露营基地,同时大力推广当地的特色美食,如黑山羊汤锅等,旨在以美食为媒,进一步留住游客的心与脚步,在今年的梨花盛开季,这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迎来了万名游客的光临,为当地带来了超过50万元的经济增收。
坝心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姜忠旭表示,下一步,坝心乡将抓住夏季纳凉时机,布局梨园露营、农耕体验区,吸引游客到他披村了解他披梨,认养梨树;谋划丰收节活动,培育2-3名村播,拓宽梨及梨膏、梨酒等梨产品销售渠道,推动他披梨产业发展助农增收。
坝心乡的千亩梨花不仅美化了乡村,更富裕了百姓,从单一的赏花到多元化的梨产业发展,坝心乡正以花为媒,以梨为桥,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来源:文山市融媒)
(编辑:董飞 美编:张振飞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