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怎样在烟火气中谋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26 09:53:24
冬去春归,随着气温不断回升,多个夜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文山各个地方,让市民在大饱口福的同时,又多了一个夜晚游玩新选择。人流和旺货、地摊和叫卖,这看似寻常的市井画面,实则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潜能与社会价值。
“地摊经济”是经济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作为城市经济的“毛细血管”,地摊经济不仅关乎民生就业,更是城市活力与温度的重要体现。在这场“烟火革命”中,文山怎样找准定位,如何将地摊经济从生存经济升级为特色经济,值得深入探讨。
文山发展地摊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区,文山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特色物产,三七、苗绣、壮锦等独具特色的产品为地摊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池”。同时,文山市气候宜人,夜间凉爽舒适,为夜间地摊经济创造了天然优势。当前文山地摊经济已初具规模,但存在分布散乱、同质化严重、管理粗放等问题。部分摊点影响交通市容,商品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形成持续吸引力。如何扬长避短,成为文山发展地摊经济的关键。
纵观全国,地摊经济的成功案例无不体现“规范”与“特色”的双轮驱动。成都“锦里”模式将地摊纳入统一规划的文旅街区,昆明“南强街巷”通过主题分区提升体验感,长沙“文和友”以怀旧场景赋能小吃摊贩。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规律:地摊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无序走向有序,从单一走向多元,从低端走向品质。文山应借鉴这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走出差异化发展道路。
地摊经济的发展也不能“放任自流”,既要让地摊经济充满人情味,又要让市场管理井然有序。恢复和盘活“地摊经济”,要为新复出的“地摊经济”把好进货渠道和食品质量安全卫生的关卡,完善好“地摊经济”的市场准入规则,经营者要自觉遵守市场营商法规。只有全民同心同德,维护“新秩序”,才能避免其成为明日黄花,才能发挥“地摊经济”作用的最大值,激活户外经济市场的一池春水。
同时,盘活“地摊经济”还需构建“新平台”。文山可开发“文山夜摊”小程序,集成地图导航、摊点评价、线上预订等功能,帮助优质摊点突破地理限制。鼓励摊主利用短视频平台开展“云摆摊”,通过直播带货扩大销售半径。对于三七粉、辣椒面等特色产品,可提供统一的品牌包装和溯源标识,提升产品可信度。同时,引入移动支付大数据分析,科学调整摊区布局和营业时间,实现精准服务。
地摊经济与城市治理并非零和博弈。文山可探索“地摊经济+”的融合发展模式:与旅游业结合,设计“逛摊寻宝”城市微旅行线路;与餐饮业联动,举办“文山小吃争霸赛”;与文创产业协作,开发地摊主题文创产品。通过跨界融合,使地摊经济成为串联城市各产业的纽带。此外,设立“创业摊区”,为大学生、返乡青年提供低成本试错空间,将地摊变为创新创意的试验场。
“地摊经济”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也是当前国计民生的大事。发展“地摊经济”需要政府、摊主、市民共同努力,在规范管理与自由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以系统思维发展地摊经济,在保住城市“烟火气”的同时,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让城市更有温度,发展更可持续。
(刘梅)
(编辑:刘虹 美编:冯蕾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