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完善机制激活力,厚植营商沃土林——文山州以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3-27 16:01:12
在2025年的“新春第一会”上,文山州发出“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帮扶企业、促进发展”的动员令,明确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大抓高质量招商引资。文山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担任招商营商工作第一责任人,各级党政“一把手”靠前服务、积极作为、主动招商;企业家们期待文山州以更优的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好的创新发展土壤。
在2025年第一期“周末亲清约·政企面对面”活动中,文山州委主要领导与文山郑保骨伤科医院、文山三七加工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兰肌茵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负责人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沟通,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为文山州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近年来,文山州锚定“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要事、一流营商环境是第一竞争力”的目标,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文山州不仅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更吸引了众多优质企业扎根于此,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
文山州不断深化“第一服务员”“驻企服务员”等机制,深入开展服务企业需求“局长坐诊接诉”活动,全州上下形成“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企业”的浓厚氛围,有效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吸引优质企业投资在文山落地生根。
——“第一服务员”机制:领导干部靠前服务。文山州创新推出“第一服务员”机制,坚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由州委书记挂帅,从“拼经济”中提出“拼服务”,在践行“晋江经验”中把构建“亲不逾矩、清而有为、清上加亲”的政商关系作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首要措施,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作为党委政府与民营企业家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心用在“筑巢”上,把情融在“引凤”中,创新常态化开展“周末亲清约,政企面对面”活动,州、县(市)党委政府领导与企业家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建起了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和交流新平台,搭建分层服务网络,倾听解决企业诉求,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2024年,云南银河泰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一次“周末亲清约,政企面对面”活动中提出试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项目建设的建议后,项目涉及文山市、砚山县、丘北县、广南县和州属相关多个部门。在收到交办任务后,州农业农村局牵头联动相关部门和县(市),组成工作专班,深入指导公司制定发展规划,协调解决企业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仅用15天就快速地将该事项办完。
该机制的有效实施,推动许多“老大难”问题都因“一把手”推动而得到有效快速解决。2024年全州(包括县级)共开展周末亲清约188期,参加企业606个,交办问题数815个,办结524个。
——“驻企服务员”制度: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为进一步搭建好政府与企业的沟通桥梁,文山州修订印发了《文山州驻企服务工作管理办法》,选择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重点企业作为驻企服务企业,选派一批政治素质好、担当意识强、工作经验丰富、善于攻坚克难、工作作风扎实的干部担任驻企服务员,形成上下联动、有机一体的驻企服务体系,并对驻企服务员强化专题业务培训,有效提升驻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常驻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手续代办等服务。同时,建立“问题收集—问题甄别办理—办结销号”的企业问题诉求闭环办理机制,压实驻企服务单位“首问责任制”责任,完善健全政策推送、问题筛选、跨部门协同、跨层级联动等机制,有效形成合力,对驻企服务员收集到的企业诉求建议,由驻企服务单位对在现行政策下实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甄别、分类办理。
州发展改革委资环科科长李震南作为一名驻企服务员,以下沉走访的方式,及时掌握企业情况,结合企业实际,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对接跟踪,力争把问题解决在一线、政策落实在一线。云南万泰遇到电力检修停产问题,第一时间沟通联络工信、供电部门,促成方案优化,全力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稳定。企业对变电站核准业务不熟悉,他迅速联系对口科室进行专业指导,提高可研报告编制效率,缩短了可研核准时间。李震南充分利用八小时内外时间,加强与服务企业的沟通交流,积极反馈企业的困难和诉求,推动电力保供不断加强,挽回可能面临的经济损失,为尽快达产满产创造条件。
2024年以来,共有31名厅级领导、273名处级领导、336名驻企服务员进驻505家企业开展服务工作。全州累计收到企业反映问题诉求851个问题,帮助解决770个,办结率从年初的46%提升到90.5%。
——“局长坐诊接诉”活动:直面问题快速响应。为认真贯彻落实2024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服务企业需求“厅局长坐诊接诉”工作要求,由州发展改革委牵头,聚焦当前企业关心关切的重点领域,设置了15个专题开展“局长坐诊接诉”活动,每月初由州发展改革委、州政务服务局在线上线下“服务专窗”同步发布“局长坐诊接诉”活动公告,活动主办单位及时收集研判企业诉求,下旬如期开展现场坐诊接诉活动,县(市)根据每期涉及的企业诉求参加活动,现场对企业提出的诉求进行答复。
在第1次活动公告发布时,云南九州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提出文山市政府未完全履行“文山260万吨赤泥选铁建设项目”招商引资协议,该问题“分诊”到文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在活动前充分与企业沟通衔接,就“未履行土地优惠政策467.655万元”进行协商,并及时协调相关部门研究提出解决措施,待后续争取各级各部门项目资金给予支持,企业对该问题的现场答复表示满意,同意该问题办结销号。
目前,州级已成功组织开展服务企业需求“局长坐诊接诉”活动6期,会见企业24户,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7个,问题解决率达96.4%,企业满意度均为100%。
在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进程中,文山州深刻认识到服务保障对于企业发展的关键意义。通过完善工作机制,让服务有章可循,持续激活各级部门服务潜能;厚植内生动力,深挖服务优化的核心驱动力,实现从“要我服务”到“我要服务”的观念蜕变。这一系列举措,不仅精准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也为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推动地方经济稳健前行,构建起政府服务、企业发展、经济繁荣的良性循环。
——完善工作机制,高效闭环抓要素保障。开展重点投资项目集中攻坚行动,融合推进重大项目审批监管“阳光行动”、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强化州级部门横纵向对接协同,加大服务指导力度,推动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在用地、林地等“硬骨头”问题上,用好用优“文山之干用地保障专班”,主动上门服务,强化与省自然资源厅对接协调,做到“报件到哪里、专人就跟踪到哪里”,茂克光伏电站、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基础设施四期建设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用地报批及指标问题按时解决,完成4个省级园区和3个州级产业聚集区共清理盘活可用地规模27907.38亩,有力保障项目建设用地。州林草局针对重点投资项目,实行“三个一”“三个优先”“两个同步”方式,提高林地审核审批效率。
集中攻坚行动开展以来,聚焦要素保障症结,建立了“一月一收集、半月一跟踪”工作机制,按月收集全州要素保障问题项目清单,分级分层分类整理解决事项,精准推送行业部门办理,一对一“量身定制”办理措施意见和时限,每半月由州要素保障和项目前期工作专班跟踪事项办理进度,形成州、县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攻坚格局,实现高效工作闭环。2024年以来,累计收集问题项目70个、需求解决事项84项,现已办结44项,剩余40项对标办理时限扎实推进。
——厚植内生动力,打造招商引资新“引擎”。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担任招商营商工作第一责任人,建立县(市)长直接分管招商制度,各级党政“一把手”靠前服务、积极作为、主动招商。2024年,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率队赴省(境)外招商8次,会见客商87批次,县(市)党政“一把手”率队赴省(境)外开展招商活动98次,签订协议74个。优化强化驻点招商,完善驻点工作协调机制邀请企业来文考察145批次,参与促成27个项目签约。把绿色铝精深加工招商作为重中之重,围绕铝水100%就地转化,引进年产20万吨光伏新能源发电系统铝合金、年产15万吨铝合金材料等12个补链强链项目,投资额50.4亿元。围绕三七闲置药品批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签约7个三七中药材项目,投运正鼎生物科技公司年产1000吨天然产物精深加工、广南六郎城生物医药康养小镇和富宁八角种植加工交易一体化(一期)等项目。突出抓好农业、文旅项目招商,围绕“1+4+N”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和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畅享文山”抓招商,签约农业项目51个、文旅项目8个。坚持引进与服务并重、签约和落地齐抓,全面贯彻落实省外来投资企业签约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开展全程代办服务100项。
多年来,文山营商环境不断优化,2022年招标投标、市场主体总体满意度排全省第一;2023年省对文山州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为优秀,便利纳税排全省第一,净增经营主体增速排全省第一。文山州通过机制创新、政策加力、服务升温,将营商环境“软实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硬支撑”。下一步,文山州将继续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文山经验”,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记者:杨月波 何鹏 图片:费文格 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刘虹 美编:向传帅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