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这“山”有“七”迹丨他们走进《康养文山》直播间,全面讲述文山“金疙瘩”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03-28 10:24:46
三七不仅是补血养生的“金不换”
更是文山兴州富民的“金疙瘩”
这株小小的药草
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
也守护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3月27日下午,文山学院三七医药学院院长、三七大健康产业学院执行院长高明菊与文山三七和中药产业协会会长、七丹药业董事长杨朝文,走进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文山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康养文山》访谈节目的直播间,为我们讲述文山三七的故事。
直播中,高明菊首先谈起了对文山三七的“独家记忆”。她说,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她知道三七的栽种需要选地,之后搭建遮阴棚、整墒、播种,春天来了除草、施肥,夏天摘花苔,在中秋前后开始采挖,经修剪后晒干。“三七的种植、管理、采收、干燥是一个辛苦和忙碌的过程,但看着小小的三七苗一点点长大,这是一个幸福甜蜜和充满希望的美妙时刻。”
文山为什么可以成为三七的道地产区?高明菊解释,“道地”是指中药材在特定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下生长,具有独特品质和疗效。“文山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喀斯特地貌核心区,北回归线横穿全境,具有海拔相对高、纬度相对低、降雨相对多的特点,立体气候明显。加之文山地区土壤中钾和钙含量相对高,与三七核心成分总皂苷积累有着密切关系。独特的环境使文山成为三七生长的最适宜区,造就了三七药材的道地性,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文山三七)优势区。”
如今,文山已经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三七产地市场,95%的三七原料通过文山上市交易;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三七种植基地,三七产量、品质全国第一;建立了全国唯一的文山三七研究院,构建了集三七标准化基地、产地加工、市场流通、科技研发、行业管理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因此,文山是三七品质最为道地的“中国三七之乡”。
杨朝文介绍,根据古籍记载,三七的人工栽培历史在600年以上。三七种植需三分透光,七分透阴,是多年生阴性宿根草本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组成。三七全身都是宝,块根和根茎是主要的药用部位,茎叶和花既可作为药材使用也可作为食品原料使用,果实和种子主要用来繁殖后代。
“三七从播种至采挖,至少要经过三年时间。一年生三七,俗称‘籽条’,一般用作种苗大田移栽,是三七生长发育的第一阶段;一年生三七主根移栽大田后,通过一年的生长发育,即为二年生三七;尚未经过大田移栽的二年生三七俗称‘姑娘七’,是三七生长发育的第二阶段;三年生三七在生长发育上达到成熟,才能采挖入药,因种植年限长、种植过程须精心养护,所以三七是非常珍贵的药材。”杨朝文进一步解释道。
杨朝文表示,三七的茎分为地下茎和地上茎,地下茎又称根茎,俗称“羊肠头”,加工后俗称“剪口”,位于三七主根和地上茎的连接处,是三七皂苷含量最高的部位,是工业提取三七总皂苷的主要原料。
对于“三七”名字的由来,高明菊介绍,三分喜阳、七分喜阴的说法是一种名由。“因为植株形态是‘三枝七叶’,有三个枝条,每个枝条上有七片叶子,所以叫三七。”
三七不仅是好的药材,也是特别好的食材。“我们文山有很多地方特色菜肴是用三七制作的,比如大家熟知的三七汽锅鸡、三七花炒肉等。三七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其他中药配伍,都具有很好的效果。三七花具有清热、平肝、降血压和改善睡眠的作用,用开水直接冲泡,具有清热、护肝、降压、镇静安神的功效。”高明菊在谈到日常生活中用好三七时说。
“文山三七产业在科技的推动下,三七产品迭代升级,如今已成功研发出众多方便消费者食用的三七大健康食品,包括三七饮、三七原浆、三七火腿月饼以及三七汽锅鸡汤料包等。此外,还有如三七牙膏、三七面膜、三七足浴包等日化用品纷纷上市,极大地丰富了三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杨朝文说。
(记者:廖志文)
(编辑:刘虹 美编:陆军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