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文山之干·驻村工作队风采丨马关县南山幸福社区驻村工作队:党建领航 幸福社区“步步生花”

发布时间:2025-03-28 15:13:35  

编者按

近年来,文山州坚持把驻村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广大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用责任和担当在农村广阔天地书写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厚植了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执政根基。

为全面反映我州驻村帮扶工作成效,将定期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讲述他们在基层一线为民服务担当作为的生动故事,展示他们的靓丽风采。敬请关注!

今天推出《马关县南山幸福社区驻村工作队:党建领航 幸福社区“步步生花”》。

马关县马白镇南山幸福社区,是马关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社区,共计安置10个乡(镇)1501户6112群众,该社区驻村工作队与社区党组织同题共答,携手从服务、治理、增收三个方面着力,助力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用心用情做实社区服务

驻村工作队以“民心聚、服务好、生活美”为目标,换位思考,把问题想深想细,让群众能安下心。抓社区服务。进一步规范建设“一站式”服务大厅,不断配备充实综治中心、物业服务部、人民调解室等功能室,依托基层治理、就业创业、物业管理等10个服务组,为搬迁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抓物业服务。协助专设“物业”服务组,整合人员、优化服务,实行“物业”服务组成员多岗位“一肩挑”,解决修剪绿化、劳务派遣、水电维修等事项300余件,社区物管费从0.5元/平方米/月降至平均0.1元/平方米/月,真正把利益让给群众。抓“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协助社区充分整合“教师+社工+志愿者+社区群众+政法干警”等人员力量,组建“老人十助”“儿童六护”专项服务组,打造集老年幸福食堂、老年活动室、少年儿童之家、心理健康辅导室等为一体的“幸福里驿站”并常态化开展关爱服务活动,全链条构建社区“一老一小”关爱服务综合体。

精准摸排抓好基层治理

坚持把握排查化解家庭矛盾的价值意蕴,探索精细化管理确保网格实、能放心。做实基础网格。以“管得住、管得好”为目标,将整个社区科学划分为1个大网格,10个小网格,20个微网格,推选20名群众兼任网格员,针对网格劳动力、“一老一小”、重点人群、特殊群体实施精细化管理,推行“居民公约+积分制”管理的模式,定期开展评比考核,强化结果运用奖惩,并在红黑榜进行公示。盯好“不放心的人”。网格员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日常管控等工作,对精神障碍患者、刑满释放人员、突出矛盾双方当事人等重点特殊人群进行排查登记,按照高、中、低、无四级风险等级进行服务管理,做到楼不漏户、户不漏人。围绕“不放心的事”。持续推进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扎实开展基层治理风险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大管控行动,发挥各楼栋自建小组“人熟、事熟、网格熟”的优势,做到“三必到、四必访”,真正实现了搬迁以来“矛盾零上交,信访零上访、命案零发生”。

拓宽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致力抓实助力农民增收工作,不断拓宽增收渠道,持续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迈进。抓转移性收入。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聚焦具有返贫致贫风险特殊群体,用好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等政策保障措施。抓工资性收入。群众搬出来后,为让搬迁劳动力有技能、能就业、有收入,对搬迁群众逐一排查登记造册,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群体的特点,通过举办招聘会、技能培训、劳务输出、招“小”商等方式,引进10家企业2500个就业岗位,实现社区劳动力实现县内就近就地就业。抓“集体经济”收入。通过盘活现有资源,租赁园区厂房、流转周边土地、大棚出租、开办幸福食堂、出租集贸市场、租赁楼栋铺面、创办家政公司等10种方式增加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为社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用于奖学、助学、幸福食堂餐补、创办家政公司等,年内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102.23万元,实现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利民惠民。

(来源:文山州委组织部、马关县委组织部)

(编辑:李娟 美编:向传帅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