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砚山在这个全省性发布会上作分享→
发布时间:2025-04-03 22:29:29
4月3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云南海埂会堂玉兰厅举行云南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其中,砚山县人民政府县长张弦作为发布人之一,就砚山县在构建绿色铝全产业链过程中的创新经验,以及未来将如何进一步巩固产业优势、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了回答。
赵嘉 摄
发布会完整实录
↓↓↓
县域经济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发展“三大经济”的重要载体、是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的重要保障。加快实现省强民富业兴,关键在县域、潜力在县域。近年来,云南各县(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2024年,云南112个县(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3%;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亿元的县(市)有4个,比“十三五”末增加3个;超过200亿元的县(市)有31个,比“十三五”末增加11个。
3月24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动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省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配套印发了《云南省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就业分类分级指导和赋能实施方案》,旨在加快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于推动新时代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按照因地制宜、产业支撑
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强县富民的思路
以就业为导向、以富民为目的
从5个方面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路径
提出了27条工作措施
主要内容如下
↓↓↓
聚焦特色优势做强产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定位及部分县(市)沿边实际,区分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文旅名县和口岸强县4个类别分别明确各类县(市)的发展方向、路径。其中,支持以农业为主攻方向的县(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共享农业;支持以工业为主攻方向的县(市)加快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产业升级,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支持以文旅为主攻方向的县(市)创新旅游业态、宣传推广品牌、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支持以口岸经济为主攻方向的县(市)发展落地加工产业、提升通关效能、增强市场活力。
促进就业创业扩容提质。支持经营主体稳岗扩岗,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扩大就业容量;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科专业设置优化调整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就业结构;加大创业政策支持和服务力度,鼓励和引导重点群体返乡就业创业,让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
统筹硬件软件补齐短板。支持县(市)园区、物流等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升级和燃气、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提级升档;优化县城医疗、教育、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供给;依托现有自然山水脉络,塑造县城特色风貌,提升县城品质。
推进城乡融合深入发展。以县城为枢纽、乡镇为节点、辐射带动乡村,以县域为整体一体化构建城乡空间体系、一体化建设基础设施、一体化配置公共服务、一体化提升治理水平。
协同改革开放增强动力。持续深化财政、土地、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强化产业、招商引资、人力资源等领域县域间和对外交流合作。
《云南省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就业
分类分级指导和赋能实施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主要内容如下
↓↓↓
《方案》结合县(市)主体功能区定位、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环境容量、比较优势等,将112个县(市)分为了农业县、工业县、文旅县和口岸县4个类别。其中,宾川、勐海、澜沧等34个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气候适宜、特色农业优势突出的县,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安宁、楚雄、砚山等38个有资源支撑、工业基础较好、环境承载力强的县(市),以工业为主攻方向;大理、景洪、腾冲等28个山水风光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独特、文旅资源丰富的县(市),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攻方向;瑞丽、勐腊、河口等12个区位优势明显、布局有口岸或重点通道、具有较好的对外交往基础,边境贸易活跃的边境县(市),以口岸经济为主攻方向。
在分类基础上,结合各类县(市)产业基础、发展阶段等特点,进一步明确有关县(市)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就业的努力方向和工作措施,并从相关政策资金、项目、试点、人才等方面各有侧重给予支持。
一起来看
发布会上
关于砚山县的精彩问答
自2019年10月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项目落地砚山以来,砚山县围绕铝水100%就地转化和推动铝材100%就地精深加工,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全力推动绿色铝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初步形成“阳极碳素—绿色铝—铝水初加工—铝精深加工—铝运用—再生铝”的全产业链集群。2024年,全县实现铝产业产值476.7亿元,同比增长52.7%,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514.8亿元的92.6%,占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铝产业产值的57.2%,占全省铝产业产值的30.8%;铝产业直接带动7200余人实现就业,其中脱贫户653人,同时带动全县产业工人队伍壮大到1.3万人。在铝产业带动下,202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6.2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排全省第1位。
在具体实践方面,砚山县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打基础、强配套,抓实园区建设。砚山县累计投入59亿元用于铝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累计报批土地7205亩,完成场平7144亩,建成日供2.4万立方米生产生活用水、4.6公里园区道路、500千伏天星变和园区管道天然气等工程。
引龙头、延链条,优化产业格局。依托“链主”企业,全力打造绿色低碳、集聚集约、链条高端、竞争力强的绿色铝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引进企业17家,签约铝产业及其配套项目27个,计划投资409.4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500亿元。
降能耗、增效益,突出创新发展。坚持一体化设计,通过场内专车运输铝水原料直供下游企业,年节约标煤超1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0万吨。同时,推动“铝电联动”,规划建设分布式光伏90兆瓦,年节约标煤4.2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81万吨。2024年铝产业合金化率达88.5%,较传统铝锭模式增值超20%。
优服务、提效能,厚植发展沃土。园区项目建设实行“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个方案、一套机制、一抓到底”的工作推进机制和全程帮办代办机制,推动签约项目早落地、在建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产。“链主”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65天、从开工到投产仅用195天。
对未来规划,在下步工作中,砚山县将进一步巩固绿色铝产业优势、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2025年实现绿色铝产值550亿元以上,力争2028年超过1000亿元。同时,实现直接就业1.8万人,带动就业7.2万人,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抓实要素保障。持续加大用地、用电、用气、交通、物流等要素保障,抓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打造“中国绿色铝谷”核心区打牢基础。抓实招商引资。聚焦绿色铝产业集群发展,持续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着力引进一批能耗低、产值高、见效快的精深加工项目,力争2025年铝产业合金化率达93%。抓实节能降碳。引导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智能制造设备等提升生产工艺及产品附加值。抓实企业培育。推动工业企业成长升级,扎实推进“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不断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来源:云南发布)
(编辑:董飞 美编:冯鹤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