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基层治理,群众才是主角

发布时间:2025-04-15 10:03:42  

提起基层治理,以前一直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干部干、群众看”,干部忙前忙后操碎了心,群众抱手旁观看热闹。究其原因,就是角色错位了。基层治理,群众应该站在C位,在他们的主场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近年来,在文山州,一场以群众为主角的基层治理变革正悄然改变着乡村面貌,因为充分发挥了群众的主体能动作用,群众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从“干不起来”到“停不下来”,文山州以村级共建理事会为纽带,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群众共治、成果共享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比如,在我州各地相继成立的村级共建理事会,就是基层治理中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生动体现。这一机制通过“群众提需求、集体议方案、合力搞建设”的方式,将乡村建设的主导权交还村民,推动政府角色从“大包大揽”向“引导服务”转变。其核心任务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公益事业兴办等领域,并建立“一事一议”“众筹节支”等制度保障群众全程参与。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党建引领是破题之钥。文山州将党的领导贯穿村级共建理事会运行始终,构建“党组织牵头、理事会搭台、群众唱主角”的治理格局。砚山县田心社区拆墙透绿建成“民族团结幸福路”,西畴县龙潭坡村58天完成整村改造,这些实践无不彰显党组织统筹协调的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通过院坝会、火塘会凝聚共识,让群众从“站着看”变为“主动干”,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这种“党建+”模式,既确保了基层治理方向不偏,又激活了群众内生动力。

马关县腊科村群众自建“两污”设施,丘北县阿诺村村民让地建广场,富宁县上寨村群众投工投劳修路筑墙……这些鲜活案例印证:当群众成为治理主体,就能迸发惊人的创造力。文山州通过“群众点单、镇村核单”机制,将话语权交给百姓;通过“政府出料、群众出工”模式,把主动权还给村民。波美村“土专家”用1万元办成3万元的事,落水洞村群众自建污水管网节约4万元,这些数据背后是群众智慧的结晶。这种“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自觉,正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活力之源。

这种共建共治共享机制,让治理从“政府独角戏”变为“社会大合唱”,在边疆村寨构筑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

由此可以看到,治理现代化不是高楼广厦的“盆景工程”,而是扎根群众的“生命力工程”。当治理重心下沉到村居院落,当群众成为真正的“话事人”,基层社会就能焕发蓬勃生机。当前,文山州71.44%的行政村完成污水治理,1951个绿美乡村星罗棋布,这些数字背后是边疆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

站在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交汇的新起点,文山州以村级共建理事会为支点,撬动了边疆治理的深层变革。这种变革启示我们:基层治理的密码,就藏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朴素真理中。当千千万万群众成为治理的主角,共建共治共享的和美画卷必将在中国乡村徐徐展开。

(胡润 罗文 杨原声)

(编辑:周秋 美编:张振飞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