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文化赋能,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5-04-15 17:16:2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亦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优秀传统文化恰似其根系源泉,仿若滋养万物的大地,为乡村发展筑牢深厚根基。乡村,宛如一颗承载着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的璀璨明珠。文化如水,以润物无声之势贯穿于乡村振兴的进程,成为不可或缺的生命线。

近年来,各地乡村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蓬勃态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与坚实保障。《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 年)》对“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作出重要部署,凸显了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地位。文山州乡村文化源远流长,这里不仅有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农耕文化、独具魅力的旅游文化,还拥有众多国家级、省级、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与宝贵财富,在文山州乡村大地上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生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助力乡村大地呈现村村发展、处处振兴的美好画卷,讲好文化惠民、文化产业富民兴村的故事,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文山州文化资源丰富,从物质文化层面来看,传统村落中的古建筑、田园景观等,承载着村民的深厚情感与地域文化特色;从非物质文化层面而言,独特的民族传统民俗、戏曲曲艺等同样是弥足珍贵的财富。激活这些文化资源,需秉持保护第一、协同发力、因地制宜的原则;要深入挖掘文化特色与内涵,协同各方力量,立足乡村实际,重视特色资源禀赋,推动文化资源价值转化,将代表性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建设,打造独具魅力的美丽乡村。

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是助推文山州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文山州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资源,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例如,深挖民俗文化,打造特色旅游村寨;传承传统技艺,推动产业发展村庄;弘扬乡贤文化,凝聚人心发展村落……像坡芽歌书响彻世界的坡芽村、非遗版画作为国礼的马关阿峨新寨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麻栗坡城寨村、壮族传统文化保护区马关马洒村、书香文化闻名的广南革假村、以柿子文化打造的文山市沙老寨村、“农耕文化长廊”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麻栗坡南油村……这些乡村的发展阐明了:乡村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推动了乡村文化繁荣兴盛、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助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农文旅融合,开发了康养、休闲、体验类文旅产品,带动了就业,赋予农业更多文化内涵。实践充分证明,文化赋能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随着村民文化需求日益高涨,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成为当务之急。要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建设投入,整合利用各类文化活动场所,提高设施使用效率。同时,培养乡土文化能人和各类文化活动骨干,提升村民人文素养与审美水平;引导文化工作者、志愿者等深入乡村,建立健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打造一支懂文艺的乡村文化人才队伍。

为生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助力文山州乡村呈现村村发展、处处振兴的美好画卷,讲好文化惠民、文化产业富民兴村的故事,让我们一同踏上探访之旅,探寻文化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的新路径,为乡村描绘一幅幅幸福美好的图景,让文化在文山州乡村大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推动乡村振兴迈向新的高度。

(李云淑)

(编辑:周秋 美编:陆军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