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我州全力打造基本培训“文山样板”
发布时间:2025-04-18 15:34:46
基本培训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眼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提出的一项改革举措,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中基础性、主体性和牵引性的培训任务,决定着党校整体培训工作的底色和成色。文山州紧扣全面落实基本培训任务,聚焦培训对象、内容、方式、学制、周期等关键要素,以“及时响应、突出重点、因地制宜”为工作思路,有力有序、分层分类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全力打造基本培训“文山样板”。
全州基本培训工作调度会
集体备课
按照“把基本培训作为党校最重要的、必须要完成的培训任务。推动实现全员培训、全面覆盖、全周期实施”要求,文山州坚持走在前、干在前,第一时间谋划推动基本培训工作。
统一思想,坚决落实基本培训要求。紧扣“全覆盖、完整性、高质量”目标,第一时间召开全州党校系统基本培训工作推进会,3次召开调度会,传达中央、省、州工作部署,明确培训重点、疏通堵点、攻克难点,形成“全州一盘棋、上下一标准、全力抓攻坚”的思想共识。
全方位摸清核心基础底数。围绕“应训对象、食宿条件、课程储备、师资力量、资金保障”等关键要素,采取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等方式,摸清州、县党校承载能力,明确重点对象、班次设置,建立每年1.8万人基本培训对象动态数据库,针对文山市、广南县、马关县硬件条件不足的3个县(市),组织实施统筹办学。
建立“上下贯通”工作机制。坚持全州一体化办学原则,将基本培训纳入州、县两级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高位谋划推动,组织部门牵头统筹、统一标准定方案,党校系统细化培训计划并抓落实,形成“党委统揽定方向+组织部门抓统筹+党校系统强执行+工作方案指导落实”的工作机制,合力推进基本培训工作。目前,州级党校已开办县处级副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修班等班次3期,指导县级党校规范制定进修班教学计划10个。
沉浸式教学——毛主席写下光辉按语的地方
按照“要形成重点突出、内容全面、富有时代特征和实践特色、务实管用的基本培训课程体系”要求,文山州紧扣课程、师资、现场教学点三个重点教学资源,多措并举提升基本培训能力水平。
采取“州县集体备课、‘党校+部门’联合备课、‘外引+内培’双师授课”方式推进课程开发。紧扣基本培训课程要求,联动组建集体备课团队49个,明确课程“生成、打磨、评价、更新、淘汰”全周期管理机制和“三审三备”质量管控流程,系统开展州县集体备课。聚焦文山工作实践,联动组织、统战、发改、财政等部门,组建“行业技术专家+学术领军人物+中青年教师”联合备课组9个,打造《平远片区“三区”建设的实践经验》等一批特色实践课程。针对产业发展、社会治理、促农增收等重点工作,探索“理论+实操”双师模式,结合大院大所大企大校合作,引入省内外高校专家,与本地产业带头人、基层干部等联合授课,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制定州县党校师资队伍能力提升措施,夯实人力保障。按照“县级党校编制不低于15人、专职教师比例不低于干部职工总数的60%、马克思主义学科背景专职教师不低于总专职教师一半以上比例”标准,组织开展队伍调整,确保师资力量满足培训需求。实施“青苗—骨干—领军”三级培养计划,通过集体磨课、跨校评课等实践活动,提升教师教研水平。
推行“闭环管理”模式,打造实效性教学场景。出台《文山州州级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建设管理使用办法(试行)》,按照“十有”标准,分“一二三”等级有序推进现场教学点建设。建立“申报+评估+退出”闭环机制,构建主题鲜明、实效突出、持续迭代的现场教学体系,确保现场教学点“用得上、效果佳”。目前,建立涵盖党性教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族团结、基层治理等主题现场教学点38个。
文山州与红河州开展联合办学
广南县、丘北县开展联合办学
按照“要推动形成多要素融合、多环节贯通、多主体协同的培训新格局。推动好课程、好资源向基层延伸覆盖”要求,文山州立足实际,通过整合资源推动基本培训融合发展。
搭建红河文山干部教育联合体,推动“跨州联动”办学。按照“地域相邻、资源整合、协同发展”思路,搭建红河文山干部教育联合体,通过教学资源库联建、基础课程联备、师资队伍联育、科研课题联研、主体班次联办等方式,为干部教育培训注入“新活力”。目前,已制定方案并启动4个合作班次培训。
探索“组合班+大小课”办班形式,推动“州县联动”办学。立足州级培训资源下沉,聚焦基本培训内容,通过设置“必选”“可选”内容,推动“1+8”州县两级主体班次同时办班,实现同一内容、分层组织、多部门联动。在确保重要课程、短板课程统一实施的基础上,各县级班次保留30%以上学时用于地方特色教学,切实做到基本课程保质量、自选动作显特色。目前,全州通过该方式联动举办班次17个主题89个班次1万余人次。
打造“三县大课堂”,推动“县县联动”办学。以资源、制度、组织三个要素为突破口,充分依托交通资源优势,整合人力资源、课程资源。采用“综合大课+精准小班”的办班模式,配套“共性+个性”“整体+分散”“团队管理”机制,推动解决广南县委党校办学无阵地问题的同时,以形成区域效应为目标,探索“县县统筹”办学工作路径。目前,已开展3个班次200余人次,计划年内联合举办共性主体班次5个、调训干部900余人。
(通讯员:郑有益 雷振兴 马登伟)
(编辑:周秋 美编:陆军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